某公司购置了一套需要安装的生产线。该公司是增值税一股纳税人。与该生产线有关的业务如下: (1)2011年9月30日,为购建该生产线向建设银行借入资金500000元,并存入银行。该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9.6%,利息按月预提,按季支付。 (2)2011年9月30日,用上述借款购入待安装的生产线。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468000元,增值税税额为79560元。另支付保险费及其他各项相关费用32000元,该待安装生产线交付本公司安装部门安装。 (3)2011年10月20日,安装生产线时,领用本公司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实际成本为53600元。 (4)安装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8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安装费用28400元。 (5)2011年12月31日,安装工程结束,并随即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 (6)2012年12月31日有确凿证据证明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300000元,因此公司决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均不变。 (7)至2013年12月31日,有确凿证据表明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上升为350000元。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关于2011年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A:2011年9月30日 借:在建工程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9560 贷:银行存款 579560 B:2011年10月20日 借:在建工程 53600 贷:库存商品 53600 C:计提安装人员职工薪酬及支付其他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46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00 银行存款 28400 D:2011年12月31日 借:固定资产 600000 贷:在建工程 600000

某公司购置了一套需要安装的生产线。该公司是增值税一股纳税人。与该生产线有关的业务如下: (1)2011年9月30日,为购建该生产线向建设银行借入资金500000元,并存入银行。该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9.6%,利息按月预提,按季支付。 (2)2011年9月30日,用上述借款购入待安装的生产线。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468000元,增值税税额为79560元。另支付保险费及其他各项相关费用32000元,该待安装生产线交付本公司安装部门安装。 (3)2011年10月20日,安装生产线时,领用本公司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实际成本为53600元。 (4)安装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8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安装费用28400元。 (5)2011年12月31日,安装工程结束,并随即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 (6)2012年12月31日有确凿证据证明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300000元,因此公司决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均不变。 (7)至2013年12月31日,有确凿证据表明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上升为350000元。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关于2012年和2013年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A:2012年度计提折旧240000元 B:2012年度12月31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000元 C:2013年计提折旧150000元 D:2013年可以转回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北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为注册地在北京市的一家上市公司,且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2009年至2013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10月10日,北方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5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98.6万元,另发生运杂费和保险费2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为18万元,原材料购进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06万元;支付安装工人的工资为10万元。该设备于2009年12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10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3)2011年9月30日,北方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 (4)2012年3月15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北方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62.5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改良后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改良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 (5)2013年10月10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北方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变价收入10万元,应交增值税1.7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 (答案中的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1)和资料(2),下列分录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A:2009年10月10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5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8.6 贷:银行存款 680.6 B:设备安装及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28 贷:原材料 18 应付职工薪酬 10 借:固定资产 610 贷:在建工程 610 C:2010年度该设备计提折旧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 贷:累计折旧 60 D: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0

下行链路功率漂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漂移对系统性能基本没有危害 B:在软切换中,由于基站发的功率控制命令有误码造成的下行链路功率漂移 C:在软切换中,一个小区降低对某一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而同时另一个小区却提高对该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最终导致下行链路功率偏移 D:功率漂移不可能发生在两个RNC下的小区之间

关于链路预算上下行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行和下行的覆盖范围相互独立,不需要人为调整平衡; B:对于上行覆盖受限的网络,小区覆盖范围以上行为主; C:对于上行覆盖受限的网络,可以降低基站发射功率获得上下行平衡; D:对于下行覆盖受限的网络,可以降低UE发射功率获得上下行平衡;

无论是上下行不平衡还是覆盖空洞,均表现为链路质量较差,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上行链路较差的表现就是RB缩到最小,上行MCS选择0阶,PHR已经在0db以下,而且上行BLER较大不收敛,CRC校验解错的概率较高; B:下行链路较差的表现为UE上报CQI较差或者网络侧HARQ收到大量来自UE侧反馈的DTX和NACK; C:上行受限指的是上行较差而下行还可以;下行受限指的是上行还可以而下行较差; D:覆盖空洞指的是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较差,无法正常进行上行或者下行业务。

下行链路波束形成方法有()

A:下行链路波束方向图与上行链路波束方向图完全一致 B:识辨期望用户一个或多个路径来形成一个或多个波束,以增强用户接收到的信号 C:利用用户的反馈来辅助下行波束形成 D:其他

规划师老许制定的网络系统测试计划中,链路速率测试方案是: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和汇聚层至核心层的上连链路,应进行全部测试;对接入层到汇聚层的上连链路,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若链路数不足10条时,则全部测试)。网络传输时延测试方案是:将测试设备以环回方式连接到有正常业务流量的被测网络中,若系统在1518字节帧长情况下,从两个方向测得的10次传输时延的平均值不超过1ms,则判定为合格。
对链路速率测试方案的评价,恰当的是___15___,对网络传输时延测试方案的评价,恰当的是___16___。

15()

A:该抽样规则符合测试标准 B:只需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进行全部测试 C:对于接入层至汇聚层的上连链路也需要全部测试 D:对于接入层至汇聚层的上连链路,只需以不低于8%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

规划师老许制定的网络系统测试计划中,链路速率测试方案是: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和汇聚层至核心层的上连链路,应进行全部测试;对接入层到汇聚层的上连链路,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若链路数不足10条时,则全部测试)。网络传输时延测试方案是:将测试设备以环回方式连接到有正常业务流量的被测网络中,若系统在1518字节帧长情况下,从两个方向测得的10次传输时延的平均值不超过1ms,则判定为合格。
对链路速率测试方案的评价,恰当的是___70___,对网络传输时延测试方案的评价,恰当的是___71___。

70()

A:该抽样规则符合测试标准 B:只需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进行全部测试 C:对于接入层至汇聚层的上连链路也需要全部测试 D:对于接入层至汇聚层的上连链路,只需以不低于8%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

规划师老许制定的网络系统测试计划中,链路速率测试方案是: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和汇聚层至核心层的上连链路,应进行全部测试;对接入层到汇聚层的上连链路,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若链路数不足10条时,则全部测试)。网络传输时延测试方案是:将测试设备以环回方式连接到有正常业务流量的被测网络中,若系统在1518字节帧长情况下,从两个方向测得的10次传输时延的平均值不超过1ms,则判定为合格。
对链路速率测试方案的评价,恰当的是___64___,对网络传输时延测试方案的评价,恰当的是___65___。

64()

A:该抽样规则符合测试标准 B:只需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进行全部测试 C:对于接入层至汇聚层的上连链路也需要全部测试 D:对于接入层至汇聚层的上连链路,只需以不低于8%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