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58m,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8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施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问题:

写出事件三种技术交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楼层卸料平台上安全防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不妥,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   2)卸料平台不应用卡环,应用通过钢丝绳与预埋的吊环可靠拉结,自成受力系统,连墙件。   3)固定式防护栏杆不妥,应设置活动防护栏杆

背景资料:某新建商用群体建设项目,地下二层,地上八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建筑面积88000㎡。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项目部进场施工,在项目现场搭设了临时办公室,各类加工车间、库房、食堂和宿舍等临时设施;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在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设置了环形消防通道、消火栓、消防供水池等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在每月例行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巡查中,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逐一进行检查。经统计,现场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了1200㎡,检查组人为临时设施区域内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要求项目部整改。针对地下室200mm厚的无梁楼盖,项目部编制了模板及其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体系,支撑架立岗纵横向间距均为1600mm,扫地杆局面约1500mm,每步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步距为1500mm,立杆深处顶层水平杆的长度控制在150~300mm。顶托螺杆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50mm、伸出立杆的长度控制在500mm以内。在装饰装修阶段,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个移动式操作平台用于顶棚装饰装修作业。该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8.64㎡,台面距楼地面高4.6m。问题:

4、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台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现场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以下()等方式可以有效保护我们上传到云平台的数据安全。

A:上传到云平台中的数据设置密码 B:定期整理清除上传到云平台的数据 C:在网吧等不确定网络连接安全性的地点使用云平台 D:使用免费或者公共场合WIFI上传数据到云平台

提供对访问用户物理接入安全控制的是统一安全电子政务平台中的( )。

A:交换平台 B:接入平台 C:可信的Web服务平台 D:安全机制

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包括统一的可信Web服务平台、统一的Web门户平台与统一的( )。

A:数据交换平台 B:电视会议平台 C:语音通信平台 D:电子邮件平台

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包括统一的可信Web服务平台与统一的( )和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

A:语音平台 B:电视会议平台 C:Web门户平台 D:电子服务平台

提供对访问用户物理接入安全控制的是统一安全电子政务平台中的( )。

A:交换平台 B:接入平台 C:可信的WEB服务平台 D:安全机制

提供对访问用户物理接入安全控制的是统一安全电子政务平台中的( )。

A:交换平台 B:接入平台 C:可信的Web服务平台 D:安全机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