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的诊断涉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补体和吞噬细胞等方面的检测,除了采用免疫学方法外,还有一些常规和特殊的检测手段。
原发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病的主要检测指标,不包括
A:PHA试验 B:E受体试验 C:CD3,CD4,CD8检测 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E:IgG,IgA,IgM检测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作为诊断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抗HIV病毒抗体检测,病毒培养,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疑有HIV感染,初筛检查应检测
A:HIV P120抗体和P24抗体 B:HIV P120抗体 C:抗原检测 D:HIV P18抗体 E:病毒培养
指出检测下列物质常用的技术
血清钠的检测
A:散射比浊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荧光分析法 D:电泳技术 E:电化学分析技术
智能手机感染恶意代码后的应对措施是()。
A: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无线方式在线杀毒 B:把SIM卡换到别的手机上,删除存储在卡上感染恶意代码的短信 C:通过计算机查杀手机上的恶意代码 D:格式化手机,重装手机操作系统
以下关于恶意代码防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办公计算机.移动设备等)均应安装实时检测和查杀恶意代码的软件产品 B:应保持恶意代码库为最新版本,做到及时升级 C:单位统一安装在办公计算机的防病毒软件可以卸载,安装自己惯用的防病毒软件 D:单位统一安装在办公计算机的防病毒软件若长期无法更新病毒库,应及时报告单位信息管理部门
关于网页中的恶意代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网页中的恶意代码只能通过IE浏览器发挥作用 B:网页中恶意代码可以修改系统注册表 C:网页中的恶意代码可以修改系统文件 D:网页中的恶意代码可以窃取用户的机密性文件
三级信息系统的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A:应提高所有用户的防病毒意识,及时告知防病毒软件版本,在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以及网络上接收文件或邮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检查,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网络系统之前也应进行病毒检查。 B:应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 C:应对防恶意代码软件的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定期汇报等作出明确规定。 D:应定期检查信息系统内各种产品的恶意代码库的升级情况并进行记录,对主机防病毒产品、防病毒网关和邮件防病毒网关上截获的危险病毒或恶意代码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并形成书面的报表和总结汇报。
智能手机感染恶意代码后的应对措施是()。
A: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无线方式在线杀毒 B:把SIM卡换到别的手机上,删除存储在卡上感染恶意代码的短信 C:通过计算机查杀手机上的恶意代码 D:格式化手机,重装手机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