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2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粪15d”入院。胃镜检查示“胃窦癌”,拟手术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0余年,糖尿病5年,活动后胸部不适症状2年余,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查体:体重62kg,身高165cm。

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级与手术分级为

A:高危因素,高危手术 B:高危因素,中危手术 C:高危因素,低危手术 D:中危因素,高危手术 E:中危因素,中危手术

男性,75岁,体重60kg,身高170cm;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因术中心率偏快,3h手术共使用舒芬太尼75pg。术后吞咽,咳嗽反射均恢复,用大声唤之能醒,肌力正常,吸氧情况下SpO为98%。因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而拔管,但拔管后患者嗜睡,因此在鼻导管吸氧下继续在麻醉后恢复室观察。30min后,患者SpO下降至70%。

该患者SpO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

A:脑梗死 B:延迟性呼吸抑制 C:气胸 D:电解质紊乱 E:以上都不是

如果患者血压68/53mmHg,脉搏150次/分,呼吸30次/分,体温38.9℃,CVP12cmH0,喉位置高。

麻醉手术中如果出现频发二联律,立即处理措施哪种不可取 ( )

A:检查是否缺氧 B:检查是否有CO潴留 C:暂停胆管区的手术操作 D:给予利多卡因1~2mg/kg静注 E:给予地塞米松

30岁男性,手术中输了医院提供的血液,输血后30天出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

其传染来源是

A:医生 B:病人 C:手术器械 D:血液 E:病原体携带者

某男,30岁,手术中输了医院提供的血液,输血后30天出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

其传染来源是

A:医生 B:病人 C:手术器械 D:血液 E:病原体携带者

某男性患者,30岁,驼峰鼻,拟行手术治疗。

关于手术操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1步为截除多余的鼻骨和鼻软骨等组织 B:第2步为缩窄鼻背部 C:第3步为改造鼻下部 D:缩窄鼻背时应注意不要造成人工骨折 E:术毕应适当内外固定

某男性患者,30岁,驼峰鼻,拟行手术治疗。

关于切口进路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典型的主要有鼻孔内切口进路和鼻孔外切口进路 B:有经验的医师应采用鼻孔内切口 C:可采用鼻根部横切口或鼻背部纵行切口 D:鼻孔外切口手术视野清楚操作方便 E:单纯切除驼峰时可选鼻前庭切口

某男性患者,73岁,广东南海籍。主诉:发现左上颈肿物4年。患者4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耳垂下方无痛性、鸽蛋大小肿物。4年来肿物缓慢增大,无面瘫、无耳痛。30年前有甲状腺癌手术史,已治愈。吸烟50年,15支/日。体查: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鼻咽顶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双侧声带活动正常、表面光滑。下颈正中8cm手术疤痕。左上颈胸锁乳突肌上段及下颌后凹处扪及实性肿块、质中、界欠清、活动度一般、大小约3cm。双侧颈部其他部位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EB病毒VCA-IGA 阴性。

下述有关腮腺手术和面神经处理,正确的有

A:腮腺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根据术后病理、切缘及与面神经关系等决定是否术后放疗。 B:腮腺外科最重要的原则是保护面神经和避免肿瘤包膜破损。 C:"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切除或全腮腺切除"是治疗腮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 D:切口设计一般多采用"S"形切口,颌下切口在下颌角前下1.5cm以上。 E:解剖面神经有两种方法:一种为末梢到主干;第二种为主干到末梢。 F:腮腺恶性肿瘤,临床无面瘫者,手术应在正常组织内将肿瘤连同面神经一并切除。 G:腮腺恶性肿瘤,临床有面瘫者,手术应在正常组织内将肿瘤连同面神经一并切除 H:腮腺部分切除术的最佳适应症是位于腮腺后下部的肿瘤,主要是Warthin瘤,以及一些小的腮腺肿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