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康复治疗方案之前应做必要的功能评定,以便制定适当的对应措施,功能评定也是康复医学重要的技能之一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是适用于独立生活上有功能缺陷患者独立生活功能的测量指标,其测量方法包括
A:康复功能评定方法 B:直接功能评估和间接功能评估 C:直接观察患者实际生活中的动作 D:直接功能评估、间接功能评估和通讯评估 E:请患者完成指定的动作,确定患者完成情况
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有什么问题,请谈谈吧! 求助者:我最近一个月心情很烦,什么事都不想做,也不想见人,压力很大,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求助者:一个月前,我和谈了三年的女友分手了。本来我们上个月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却在婚检中检查出乙肝,虽然是小三阳,她和家人却很在意,我也害怕传染给她。她先是提出推迟结婚,要我先治疗,而且也不敢再见我,只是接我电话。我就决心和她分手,可是,分手以后,我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我宁肯得癌症也不想得乙肝,现在单位也不让我上班了,说是让我休息,其实他们还不是害怕吗?你说我该怎么办?我的前途全给这病毁了!唉! 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叙述的遭遇我也很为你感到难过,本来要结婚,却因为乙肝分手,而且单位也不让你上班了,这让你感到心情烦恼痛苦,前途渺茫,生活没有意思,不想见人,是吗? 求助者:是的。可是,医生说我的乙肝没有传染性,坚持治疗预后很不错,我的肝功能也很好。我却很害怕医生是在安慰我,将来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家人和医生都说我是想得太多,让我来心理咨询,我也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世界上那么多乙肝患者,人家怎么就活得好好的呢,所以就来求您了。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也许你会惊讶,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求助者:啊!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再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办。
求助者的咨询问题最可能属于
A:器质性心理问题 B:心理性生理问题 C:一般性心理问题 D:严重性心理问题 E:器质性生理问题
求助者自述:大学时曾经结识一位女友,本来计划毕业后结婚,但是,对方父母反对,要求我必须考上研究生,因此才没有领结婚证。考上研究生后,学习比较紧张,而且分居两地,结婚的事再次耽搁。导师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儿和我同一年级,虽不同专业,但彼此经常见面,而且她也表达出喜欢我。导师经常请我到他家吃饭,并多次暗示我将来可以留校工作。我也比较喜欢导师的女儿,故意隐瞒了我有女友的事实,我们已经开始悄悄约会,而且,多次以学习紧张为由拒绝女友来看望我。但是,最近女友再次提出春节结婚,可是导师也婉言挽留我在寒假帮他整理资料。我想向女友坦白,可是又担心女友来学校闹事,想继续隐瞒,可是女友坚持要我回家结婚。想向导师坦白,又害怕失去他的照顾和他女儿的喜爱。最近一个多月,开始失眠,食欲下降,虽然能够坚持学习,但效率很低,经常出现心慌,出汗,噩梦,心情烦躁不安,偶尔觉得活着没意思,有时还会出现离奇的想法,比如,想象自己要是能分身就好了。还曾经错把别人看成未婚妻,以为她悄悄来学校了。有时很内疚,觉得对不住未婚妻,有时觉得自己道德败坏,欺骗了导师和导师的女儿。随着春节临近,越来越紧张不安,担心我会得精神病,因此来寻求帮助,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办,到底选择哪个女孩比较好。
针对求助者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主要应
A:帮助求助者选择哪个女友 B:帮助求助者如何应对导师 C:帮助求助者分析解决冲突 D:帮助求助者彻底改邪归正 E: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问题
考察求助者的社会功能,这是评估心理健康状态的( )。
A:功能标准 B:操作标准 C:体验标准 D:发展标准
考察求助者的社会功能,这是评估心理健康状态的( )。
A:功能标准 B:操作标准 C:体验标准 D:发展标准
心理评估不仅是要求咨询师确定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还包括()。
A:求助者的咨询动机 B:求助者的心理测验的结果 C:引发问题的关键点 D:引发问题的原因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断: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
从上述摄入性谈话中心理咨询师获得的资料有( )。
A:求助者求助的问题 B:求助者的内心体验 C: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D:求助者的成长历程
一般资料:某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因对母亲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痛苦来求助。由母亲陪同。该女生长相清秀、身材修长、衣着得体、表情自如、举止大方、懂礼貌。
求助者自述:每当我母亲碰我一下的时候,不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我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必须碰她一下还回来,否则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为此我感到很痛苦。
咨询对话片断: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要报复你妈妈说说吧!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妈妈碰你一下是对你的一种伤害吗
求助者:那肯定不是!
心理咨询师:就是说,你知道母亲碰你并非是有意识地要伤害你,但你都感到被碰了很不舒服,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你会感到难受呢
求助者:必须要还回来,否则就会很难受。 心理咨询师:难道还回来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为什么你还会感到痛苦呢
求助者:那是我母亲啊,她是我最亲的人,我都对她有这样的报复心理,我能不痛苦吗
心理咨询师:这种痛苦的心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睡眠和食欲受影响吗
求助者:到学校后还好,一回到家见到母亲就不好,影响晚上复习功课。吃睡都还好。
心理咨询师:请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你父亲呢他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和谁沟通的较多
求助者:我母亲是中学教师,她非常优秀,我很为她骄傲。我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经常出差。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很少吵架什么的。和父亲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虽然少,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
从上述摄入性谈话中心理咨询师获得的资料有( )。
A:求助者求助的问题 B:求助者的内心体验 C: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D:求助者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