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中国甲公司同美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合同履行出现争议,则双方应当将争议提交瑞士仲裁机构仲裁解决。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的约定,遂于2012年10月10日向中国某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乙公司于2012年10月25日收到中国某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并未就管辖权问题提出异议,并且于2012年11月20日向人民法院提交了书面答辩状。2013年2月1日,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乙公司败诉,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100万美元。同年2月5日,一审判决书分别送达双方当事人。3月7日乙公司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瑞士仲裁机构仲裁因而一审人民法院无管辖权为理由,提起上诉。2014年4月1日,二审人民法院驳回了乙公司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

乙公司于2012年10月25日收到起诉状副本后最迟应于( )提出答辩状?

A:如乙公司在中国有住所地,则应于2012年11月9日前提出 B:如乙公司在中国无住所地,则应于2012年11月24日前提出 C:不管乙公司在中国有无住所地,都应于2012年11月24日前提出 D:本案属于涉外纠纷,乙公司可随时提出答辩状

乙公司从市场上购入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关情况如下: (1)2013年1月1日购入某公司债券,共支付价款2050万元(含债券应该发放的2012年下半年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于2012年1月1日发行,期限为4年,票面利率为5%,每半年计息一次,每年1月2日和7月2日付息,到期时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 (2)乙公司于2013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2年下半年的利息; (3)2013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不含利息); (4)2013年7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3年上半年的利息; (5)2013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60万元(不含利息); (6)2014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3年下半年的利息; (7)2014年3月31日,乙公司将该债券以2030万元价格售出,扣除手续费10万元后,将收款净额2020万元存入银行。 假定乙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4)小题。(答案中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乙公司2013年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2013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50(2000x5%x6/12) 投资收益 8 贷:其他货币资金 2058 B:2013年6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C:2013年7月2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50 贷:应收利息 50 D:2013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王某是一名技术工人,现年42岁,有一妻一子,于2009年2月1日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万元的1年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医疗保险,责任期限是30天,未指定受益人。2009年4月5日,由于意外,王某造成骨折,1个月后痊愈,医疗费用为10000元,同时,因无法工作造成的违约损失为40000元。2010年1月25王某日外出途中因车祸重伤,4天后死亡。

对于王某2010年1月25日发生的事故,保险人的责任期限自( )。

A: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 B: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1日 C: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3月2日 D:2010年1月25日至2010年2月24日

2009年3月1日,某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由企业支付,责任限期为30天。职工张某指定妻子刘某为受益人,后来离婚,离婚次日张某遇车祸死亡,对保险公司给付的2万元保险金,企业以张某生前单位借款留下一半,另一半则以刘某已与张某离婚为由交给张某父母。

对于9月1日发生的事故,责任限期是( )。

A: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3月30日 B: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 C: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 D: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0月1日

某银行2010年3月21日向某客户发放汽车贷款20万元,并与当日全部划转制定汽车经销商。该笔贷款期限为6个月,贷款利率为5.76%。同年9月1 1日,该客户存入25万元活期存款以备偿还贷款,其在2010年9月20日前没有发生其他存取行为。每季度末月20日为该银行结息日。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截止2010年9月20日,该客户存款计息积数是( )。

A:2000000 B:2500000 C:2544240 D:4500000

某商业楼建筑面积为5000m,于2000年9月1日开业,2002年3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该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为60年。业主于2003年3月1日通过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将土地使用权性质由划拨转为出让,用途为商业,土地使用年限40年,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43年2月28日止。在2004年3月1日,业主拟以该商业楼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二年期的抵押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

假设在2005年9月1日,业主委托某估价机构重新评估该商业楼届时的抵押价值,若估价结果显示该商业楼的公开市场价值比2004年3月1日的公开市场价值增加了500万元。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抵押权人认为该商业楼已全部抵押,500万元增值不能再次立抵押权 B:原抵押权人认为该商业楼已全部抵押给原抵押权人,500万元增值不能对原抵押权人以外的债权提供担保 C:业主认为该500万元属于抵押物价值的新增部分,不属于抵押范围,若对抵押物拍卖,原抵押权人对该部分价值无优先受偿权 D:该500万元可再次抵押

某女性患者,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如烟。如烟后胸CT示: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患者2004年6月术后的诊断为

A: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B: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C: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D: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E: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F: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的公告》(2015年85号),决定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

上述信息中的药品有效期为“2016年6月”。对2015年6月1日至25日期间售出的药品的认定,正确的是( )。

A: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5月3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B: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C: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30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D: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7月1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的公告》(2015 年85号),决定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 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

上述信息中的药品有效期为“2016年6月”。对 2015年6月1日至25日期间售出的药品的认定,正确的是

A: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5月3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 期 B: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C: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30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D: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7月1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的公告》(2015 年85号),决定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 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

上述信息中的药品有效期为“2016年6月”。对 2015年6月1日至25日期间售出的药品的认定,正确的是 

A: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5月3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 期 B: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C: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30日,药品未超过有效 期 D: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7月1日,药品未超过有效 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