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赔付率超赔合同规定,赔付率超过75%以后的50%,由接受公司负责,并规定120万元为赔付限额。分出公司的净保费收入为200万元,已发生赔款为160万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已发生赔款为300万元,则接受公司的赔款为( )。
A:100万元 B:130万元 C:150万元 D:210万元
一个赔付率超赔合同规定,赔付率超过75%以后的50%,由接受公司负责,并规定120万元为赔付限额。分出公司的净保费收入为200万元,已发生赔款为160万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已发生赔款为280万元,则分出公司的赔款为( )。
A:150万元 B:160万元 C:170万元 D:180万元
王先生40岁,是一家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年薪40万元。王先生的妻子张女士30岁,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年薪8万元。他们的孩子今年3岁。他们有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王先生喜欢字画收藏,张女士喜欢珍珠项链。
王先生为其字画投保了定值保险合同,保险金额20万,后不幸在一场火灾中被焚毁。该字画经评估,市值为28万元,则保险公司赔付( )。
A:28万元 B:10万元 C:17万元 D:20万元
高先生今年36岁,打算65岁退休,考虑到通货膨胀,他退休后每年生活费需要12万元。高先生预计可以活到85岁,他首先拿出10万元储蓄作为退休基金的启动资金,并打算每年年末投入一笔固定的资金。
假定退休前的投资收益率为6%,10万元的启动资金到高先生65岁时增长为( )。
A:51.12万元 B:54.18万元 C:57.34万元 D:59.20万元
甲公司2013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因出租房屋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2.因处置固定资产产生净收益30万元:3.确认联营企业分派的现金股利60万元:4.因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亏净损失10万元:5.管理用机器设备发生日常维护支出40万元:6.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摊销300万元:7.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60万元:8.因存货市价上升转回上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一3.题。
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013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是( )万元。
A:-10 B:-40 C:-70 D:20
2013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10万元货物,约定采用支票付款方式,甲公司收货后于3月11日签发一张以其开户行P银行为付款人的转账支票交付给乙公司,并授权其补记相关事项。3月15日,乙公司超出授权范围将支票金额填写为12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不知情的丙公司。3月16日,丙公司委托其开户行Q银行收款。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如果P银行以甲公司的存款金额仅为10万元为由拒绝付款,丙公司有权( )。
A:向Q银行追索,要求其承担12万元的票据责任 B:向P银行追索,要求其承担12万元的票据责任 C:向甲公司追索,要求其承担12万元的票据责任 D:向乙公司追索,要求其承担12万元的票据责任
甲为自家价值15万元的财产投保,与X保险公司订立了一份家庭财产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10万元;在保险期间内,因第三人乙(非甲的家庭成员)的责任导致保险事故发生使甲的保险财产全损。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X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赔偿后,甲放弃了对乙3万元的赔偿请求权,则( )。
A:甲放弃对乙3万元赔偿请求权的行为无效 B:甲放弃对乙3万元赔偿请求权的行为有效 C:X保险公司依据代位求偿原则最多可以向乙追偿10万元 D:X保险公司依据代位求偿原则最多可以向乙追偿6.67万元
甲为自家价值15万元的财产投保,与X保险公司订立了一份家庭财产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10万元;在保险期间内,因第三人乙(非甲的家庭成员)的责任导致保险事故发生使甲的保险财产全损。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X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之前,甲放弃了对乙3万元的赔偿请求权,则( )。
A:甲放弃对乙3万元赔偿请求权的行为无效 B:甲放弃对乙3万元赔偿请求权的行为有效 C:X保险公司应赔偿给甲10万元 D:X保险公司应赔偿给甲7万元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题: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
关于乙挪用公司5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甲唆使乙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B: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C:甲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D:乙明知甲欲从事营利活动,却仍然挪用5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