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0岁。间歇性发热1月余,伴右上腹持续性钝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盗汗,消瘦。体检:贫血貌,肝肋下3cm,质硬,局部隆起,叩痛(+)。B超:肝右叶4cmx5cm液性占位。
下列何种药物最具诊断性治疗价值
A:头孢拉定 B:甲硝唑 C:双碘喹啉 D:糠酯酰胺 E:吡喹酮
男,26岁,食欲不振,极度乏力,黄疸进行性加深,腹胀半个月,既往无肝病史,查体:深度黄疸,皮肤有淤斑,无蜘蛛痣,肝掌,腹胀,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ALT 560u/L。
如腹胀加重,腹水检查诊断为腹膜炎,下列哪种抗生素不宜采用 ( )
A:氨苄青霉素 B:氧哌嗪青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头孢三嗪
患者男性,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到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x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患者2小时前突然全腹痛,出冷汗。检查发现患者有腹胀,右上腹轻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可能的诊断为
A:肝硬化,腹水继发感染 B:应激性溃疡穿孔合并出血 C:肝癌破裂 D: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E:细菌性肝脓肿
男性,50岁。间歇性发热1月余,伴右上腹持续性钝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盗汗,消瘦。体检:贫血貌,肝肋下3cm,质硬,局部隆起,叩痛(+)。B超:肝右叶4cmx5cm液性占位。
在询问病史时哪项与本病诊断有关
A:慢性腹泻史 B:乙型肝炎史 C:牧区居住史 D:胆道感染史 E:肝癌家族史
患儿男,8岁,1年来时有阵发性腹痛,在脐周部位,多在空腹时发作,食后稍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有白斑,形体消瘦,唇内有颗粒样大小白点,舌体有红色刺点,舌苔薄腻。
假设诊断为蛔厥症,在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腹部突然绞痛,主要在胃脘及右胁下 B:伴恶心呕吐,常吐出蛔虫 C:肢冷汗出 D:腹胀腹痛,腹部有包块,推之移动 E:疼痛过后如常
某女性患者,59岁,有"乙肝"病史30余年,现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面色萎黄而黯,倦怠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若转为鼓胀之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者,可改用
A:膈下逐瘀汤加味 B:八珍汤 C:膈下逐瘀汤 D:槐角丸 E:调营饮
董某,男,8岁,一年来时有阵发性腹痛,在脐周部位,多在空腹时发作,食后稍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有白斑,形体消瘦,唇内有颗粒样大小白点,舌体有红色刺点,舌苔薄腻。
假设诊断为蛔厥症,在下列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腹部突然绞痛,主要在胃脘及右胁下 B:伴恶心呕吐,常吐出蛔虫 C:肢冷汗出 D:腹胀腹痛,腹部有包块,推之移动 E:疼痛过后如常
刘某,男,63岁。1年前确诊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近半月来肝区疼痛明显,进行性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遂来医院就诊。
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A:腹痛部位、程度、性质和伴随症状 B:进食状况 C:排泄情况 D:睡眠情况 E:经济状况
刘某,男,63岁。1年前确诊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近半月来肝区疼痛明显,进行性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遂来医院就诊。
身体评估重点应是
A:神志是否清楚 B:生命体征 C:心肺部体征 D:腹部体征 E:神经反射
刘某,男,63岁。1年前确诊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近半月来肝区疼痛明显,进行性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遂来医院就诊。
假如考虑病人肝癌复发,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腹部B超 B:CT C:磁共振显像 D:X线肝血管造影 E: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