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要求内容?( )

A:公建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 B:公建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要求 C:公共设施项目要成套配置 D:公建布置要有合理的绿地

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日处理生活垃圾900t,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600t,=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300t,一期I程已于2007年通过竣I环保验收并投产运行,目前日处理垃圾600t。现拟建=期I程。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台300t/d机械炉排炉、2套热能利用系统、2套烟气净化系统、1个垃圾贮坑、1套渗滤液处理系统及1套其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敞开式),一期工程厂房内预留二期工程焚烧炉位置。 垃圾贮坑按照规划总规模设计,贮坑能力14000t,已采取封闭负压、防腐防渗、渗滤液导排收集等措施。坑内空气经风机引至焚烧炉作为助燃空气,检修期间垃圾储存在贮坑内(年停炉检修三天)。焚烧燃气经半干法十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噁英和重金属。布袋除尘净化后经80m高3管集束(使用2管、预留1管)烟囱排放,排放烟气中颗粒物、S02、NO。、HCI。、Hg、二噁英类、CO浓度分别为25. 5mg/m3、89. 2mg/m3、320mg/m3、46. 3mg/m3、0. 002mg/m3、0. 03ngTEQ/m3和20mg/m3. 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300t/d,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MBR生化理十纳滤,现状渗滤液最大处理量180t/d,运行稳定,出水接管送至稳定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在场内进行水泥固化(添加整合剂)后送至危废填埋场填埋。经检测,飞灰固化物二噁英含量(lμgTEQ/kg)和浸出液成分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 拟建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台300t/d机械炉排炉、l套热能利用系统和l套烟气净化系统,与一期工程并联布置。配套建设1个45m3氨水储罐,其余公辅工程均依托现有设施。焚烧烟气拟采用SNCR脱硝、半干法十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嗯英与重金属,布袋除尘净化后经顸留的1管烟囱排放,设计脱硝效率50%。 拟将二期工程垃圾渗滤液送一期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对一期工程烟气采用相同脱硝工艺进行整改,并将一、二期工程飞灰固化物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排放烟气中污染物th均值限值要求:颗粒物30mg/m'、SO2100mg/m3、NOx300mg/m3、HCL60mg/m3、Hg0. 05mg/m3、二噁英类0.1ngTEQ/m3、CO100mg/m3。 【问题】

2.二期工程依托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城区是指()。

A: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B: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C: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 D: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人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

城区是指( )。

A: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B: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C: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 D: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入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

公共设施规划布置需满足的基本要求为( )。

A:公共设施为方便利用,应分散、零星布置 B:公共没施要分级成套布置 C: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 D:公共设施的布置要体现超前原则,做好原有设施的拆迁工作

公共设施规划布置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

A:公共设施要分级成套地布置 B:公共设施要依托现有城区,分布在城区中心 C: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D:公共设施的分布应尽量分散,不宜集中 E: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

公共设施规划布置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

A:公共设施要分级成套地布置 B:公共设施要依托现有城区,分布在城区中心 C: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D: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 E:公共设施的分布应尽量分散,不易集中

公共设施规划布置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

A:公共设施要分级成套地布置 B:公共设施要依托现有城区,分布在城区中心 C: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D: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 E:公共设施的分布应尽量分散,不易集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