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将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产品所用原材料委托B企业加工,B企业属于专门从事加工业务的企业。6月8日A公司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为24900元,应付加工费为3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6月17日收回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另支付往返运杂费60元,加工费及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均未结算,受托方无同类消费品价格;6月23日将加工收回的物资投入生产甲产品(应税消费品),此外生产甲产品过程中发生工资费用9000元,福利费用1750元,分配制造费用10600元;6月30日甲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7月12日将此次生产的甲产品全部销售,售价100000元(不含增值税),甲产品消费税税率为10%。货款尚未收到。A公司,B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3)题。
关于A企业的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加工环节支付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B:收回加工物资的入账成本为31570元 C:甲产品完工入库的成本为47560元 D:销售甲产品发生的消费税金额为10000元,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本题涉及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法律制度。 某汽车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1月发生如下业务: (1)从境外进口一批小汽车,共计20辆,每辆关税完税价格20万元;企业按规定已缴纳进口环节的各项税金,并取得完税凭证; (2)当月在境内销售自产小汽车1000辆,取得销售不含税收入15000万元;同时取得运输装卸费收入351万元(未单独核算)。 (3)当月购进生产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00万元,税款1360万元;专用发票当期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核认证。为购进材料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万元。 已知:关税税率为20%,消费税税率为9%。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小题。
该企业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是( )。
A: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为81.6万元 B: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为89.67万元 C: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为47.47万元 D: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为43.2万元
某通信企业推出一种新业务,为给这项业务定价,该企业测算或预计并获得了以下数据:为提供这项业务,该通信企业每年新增加成本支出为C
;预计未来一年该业务需求量为Q
,企业提供的其他业务量为Q
;该通信企业提供所有业务的共同成本为C;该企业近年来的平均利润率为R;竞争对手也在最近推出了一项类似的业务,并且定价为P
。
如果企业希望弥补提供这项业务的全部成本,可以采取的定价法有( )。
A:成本加成定价法 B:目标利润定价法 C:差别化定价法 D:边际贡献定价法
某通信企业推出一种新业务,为给这项业务定价,该企业测算或预计并获得了以下数据:为提供这项业务,该通信企业每年新增加成本支出为C
;预计未来一年该业务需求量为Q
,企业提供的其他业务量为Q
;该通信企业提供所有业务的共同成本为C;该企业近年来的平均利润率为R;竞争对手也在最近推出了一项类似的业务,并且定价为P
。
如果这项业务的最后定价为P
=[(CK+C
)/Q
]·(1+R),其中,K=Q
/(Q
+Q
),则该企业采取的定价法有( )。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竞争导向定价法 C:成本加成定价法 D:边际贡献定价法
某通信企业推出一种新业务,为给这项业务定价,该企业测算或预计并获得了以下数据:为提供这项业务,该通信企业每年新增加成本支出为C
;预计未来一年该业务需求量为Q
,企业提供的其他业务量为Q
;该通信企业提供所有业务的共同成本为C;该企业近年来的平均利润率为R;竞争对手也在最近推出了一项类似的业务,并且定价为P
。
如果该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价格竞争力,始终以P
为参照制定这项业务的资费,则其定价法符合( )。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竞争导向定价法 C:需求导向定价法 D:跟随定价法
某玩具企业生产经营高,中,低三种价格档次的玩具,高档,中档玩具的价格分别为100元,60元。现在开发一种低档玩具,对低档玩具进行定价。经测算,生产低档玩具的总投资为150万元,固定成本为3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预计销售量5万个。产品上市后,该企业拟通过尽可能多的批发商,零售商推销其产品,先将产品供应给批发商,再由批发商将产品供应给零售商并销售给最终顾客。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采用的产品定价策略是( )。
A:备选产品定价策略 B:附属产品定价策略 C:产品线定价策略 D:副产品定价策略
(三)某通信企业提供4种业务,通过客户价值分析发现消费者对这四种业务的边际价值估价分别为20元、19元、18元、17元,假定4种业务的成本均为0,此时,通信企业考虑采取的定价方式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7元。方式二: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8元。方式三:采取价值定价法,将4种业务分别定价为20元、19元、18元、17元。
考虑销售单位业务量的情况,三种定价方式下,总客户价值分别是()。
A: 74元、57元、74元 B: 74元、64元、57元 C: 84元、74元、64元 D: 94元、84元、74元
(三)某通信企业提供4种业务,通过客户价值分析发现消费者对这四种业务的边际价值估价分别为20元、19元、18元、17元,假定4种业务的成本均为0,此时,通信企业考虑采取的定价方式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7元。方式二: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8元。方式三:采取价值定价法,将4种业务分别定价为20元、19元、18元、17元。
考虑销售单位业务量的情况,三种定价方式下,客户价值分别是()。
A: 10元、6元、3元 B: 8元、7元、0元 C: 7元、6元、3元 D: 6元、3元、0元
(三)某通信企业提供4种业务,通过客户价值分析发现消费者对这四种业务的边际价值估价分别为20元、19元、18元、17元,假定4种业务的成本均为0,此时,通信企业考虑采取的定价方式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7元。方式二: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8元。方式三:采取价值定价法,将4种业务分别定价为20元、19元、18元、17元。
考虑销售单位业务量的情况,三种定价方式下。企业利润分别是()。
A: 54元、68元、78元 B: 62元、68元、74元 C: 68元、54元、74元 D: 54元、74元、94元
(三)某通信企业提供4种业务,通过客户价值分析发现消费者对这四种业务的边际价值估价分别为20元、19元、18元、17元,假定4种业务的成本均为0,此时,通信企业考虑采取的定价方式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7元。方式二:将4种业务统一定价为18元。方式三:采取价值定价法,将4种业务分别定价为20元、19元、18元、17元。
从三种定价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可以看出()。
A: 价值定价法可以增加企业利润 B: 统一定价可能降低企业利润 C: 当统一定价的价格较高时可能损害低端消费者的利益 D: 价值定价法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