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城市有一面积为2000m
的土地,该市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标准为每平方米每年25元。
该城市属于( )。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市 D: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A市拟在城市东南方向5km处的C河右岸建设占地5kmx5km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以电子,新型材料加工,机械加工,生物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C河自南向北流经A市东部,流量15m
/s,该河上游距A市15km处为该市主要水源地。开发区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设定4个大型产业区。中部为商贸和管理区。开发区拟建集中供热,在开发区的东南角建一热电站,热电站规模为2x300MW,烟囱高200m。开发区还要建一污水集中处理厂。 经初步调查,热电站东南角3km是D镇,东南21km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东6km是一所小学。该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NW,C河开发区段及以下河段为I3类水域环境功能。
在开发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
A:开发区的规划布局方案与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性 B:开发区环境敏感区与城市环境敏感区的协调性 C:开发区功能区划与城市功能区划的协调性 D:开发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 D:南方交通发达
通常按照()把城市分为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
A:地形地貌 B:地理位置 C:行政级别 D:城市职能
通常按照( )把城市分为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
A:地形地貌 B:地理位置 C:行政级别 D:城市职能
(一)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根据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结构特征。南方农作物主要为早稻和晚稻,北方主要为小麦和玉米,大中城市郊区主要以蔬菜为主。2005年,南方早、晚稻每公顷平均年产值为1.23万元,北方小麦和玉米每公顷年产值为1.04万元,大中城市郊区蔬菜每公顷平均年产值为3.89万元。按照现行征地补偿最高标准30倍,南方每公顷耕地的最高征地补偿为36.9万元。北方每公顷耕地的最高征地补偿为31.2万元,大中城市郊区每公顷耕地最高征地补偿为116.7万元。根据国家农调队统计数据,2005年农户人均从耕地(即种植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为1098元,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为0.14公顷,即每公顷耕地的纯收入为7842元。以预期寿命70岁计算,农民一生从1公顷耕地中获得的纯收入为54.89万元,这还没有考虑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和土地增值、保值因素(即70年后土地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在实际征地时,通常不按最高标准进行补偿,大中城市郊区也仍然以价值较低的粮食作物产值作为补偿依据。因此,我国目前征地补偿严重偏低。
农民从耕地上取得的收入相比,实际得到的征地补偿偏低最严重的地方是()。
A:北方农村 B:南方农村 C:大中城市郊区 D:小城市郊区
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根据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结构特征。南方农作物主要为早稻和晚稻,北方主要为小麦和玉米,大中城市郊区主要以蔬菜为主。2005年,南方早、晚稻每公顷平均年产值为1.23万元,北方小麦和玉米每公顷年产值为1.04万元,大中城市郊区蔬菜每公顷平均年产值为3.89万元。按照现行征地补偿最高标准30倍,南方每公顷耕地的最高征地补偿为36.9万元,北方每公顷耕地的最高征地补偿为31.2万元,大中城市郊区每公顷耕地最高征地补偿为116.7万元。根据国家农调队统计数据,2005年农户人均从耕地(即种植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为1098元,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为0.14公顷,即每公顷耕地的纯收入为7842元。以预期寿命70岁计算,农民一生从1公顷耕地中获得的纯收入为54.89万元,这还没有考虑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和土地增值、保值因素(即70年后土地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在实际征地时,通常不按最高标准进行补偿,大中城市郊区也仍然以价值较低的粮食作物产值作为补偿依据。因此,我国目前征地补偿严重偏低。
农民从耕地上取得的收入相比,实际得到的征地补偿偏低最严重的地方是()
A:北方农村 B:南方农村 C:大中城市郊区 D:小城市郊区
文字资料一
根据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结构特征,南方农作物主要为早稻和晚稻,北方主要为小麦和玉米,大中城市郊区主要以蔬菜为主。2005年,南方早、晚稻每公顷平均年产值为1.23万元,北方小麦和玉米每公顷年产值为1.04万元,大中城市郊区蔬菜每公顷平均年产值为3.89万元。按照现行征地补偿最高标准30倍,南方每公顷耕地的最高征地补偿为36.9万元,北方每公顷耕地的最高征地补偿为31.2万元,大中城市郊区每公顷耕地最高征地补偿为116.7万元。根据国家农调队统计数据,2005年农户人均从耕地(即种植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为1098元,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为0.14公顷,即每公顷耕地的纯收入为7842元。以预期寿命70岁计算,农民一生从1公顷耕地中获得的纯收入为54.89万元,这还没有考虑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和土地增值、保值因素(即70年后土地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在实际征地时,通常不按最高标准进行补偿,大中城市郊区也仍然以价值较低的粮食作物产值作为补偿依据。因此,我国目前征地补偿严重偏低。 |
与农民从耕地上取得的收入相比,实际得到的征地补偿偏低最严重的地方是( )。
A:北方农村 B:南方农村 C:大中城市郊区 D:小城市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