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土地登记代理人
初始地籍测量
初始地籍测量
更新时间:
类别:土地登记代理人
1、
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形式布设。
2、
面积汇总的内容不包括()。
3、
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该宗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宗地总基地面积2500平方米,宗
4、
如图,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0=45°。测量A点到P的水
5、
城镇地籍调查土地分类体系中有()个一级类。
6、
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毫米
7、
地籍测量应随着每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
8、
对控制网进行布设、观测、记录的测量工作称为()。
9、
地籍()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
10、
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三种,其主要区别在于()。
11、
在地籍细部测量方法的三种方法中,()的精度最高。
12、
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
13、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采用()进行地籍细部测量,但采用该方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的精度较低。
14、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坐标系。
15、
地籍平面控制网面点坐标之间的距离每1km长度变形小于()cm时,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
16、
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采用的布设形式是()。
17、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保证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cm。
18、
地籍控制测量中,()控制网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也可采用GPS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
19、
布设加密控制网为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倍。
20、
一般来说,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km2不少于()点。
21、
地形测绘的()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
22、
一般说来,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1km2应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点的个数为()
23、
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过程中,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地籍图根()网。
24、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
25、
()布网形式很灵活,但对控制网平差软件的性能要求较高。
26、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和天顶距。
27、
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如果测区大,实际工作时可分片编号,即一个片的编号是另一片的()控制点编号最大值后
28、
控制网外业观察阶段,采用()记录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错误。
29、
地面控制网平差计算中,()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各边的斜距值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
30、
如果在网平差计算软件中已经考虑了边长的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则控制网的平差输入文件中,边长观测值应使用
31、
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
32、
下列各项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具有的优势的是()。
33、
GPS测量外业实施中,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石的阶段是()。
34、
在GPS外业施测的过程中,天线的对中、整平和()应符合精度要求。
35、
测定界址点的位置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法和勘丈法。
36、
如图3-1,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45°。测量A点到P
37、
A、B、P1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m,20m)、(20m,30m),实地利用
38、
如图3-3所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40m)、(40m,40m),实测两已知点到待测点
39、
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中,应用J6级经纬仪测角时,边长大于()m时,宜用一测回。
40、
钢尺量距时,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cm。
41、
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AD应满足()。
42、
界址点之间距离、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应记载在()上。
43、
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时,可利用()在实地能高精度地恢复界址点的位置。
44、
如果界址点已经测有解析坐标,则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勘丈数量()。
45、
准确测定宗地的()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
46、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
47、
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
48、
地籍图测量方法中,模拟法和数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4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界址要素的是()。
50、
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子表示()。
51、
下列关于地籍图上地籍要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52、
关于建筑物在地籍图上的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3、
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
54、
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首先要确定()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
55、
"草图绘制复杂,容易出错,其功效不高"属于()模式的特点。
56、
模拟法测图用的图纸目前广泛采用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mm。
57、
模拟法测图前,要先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制()直角坐标格网。
58、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mm是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
59、
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中,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倍中误差。
60、
随着摄影质量的提高和采用地面标志或高精度数学影像匹配技术,像点量测中误差可降到()μm。
61、
利用野外数字测量方法时,()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相应的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监测必须利用数字摄像方法。
62、
制作宗地图的工作发生在()。
63、
宗地图是以()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64、
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应是()。
65、
宗地图是()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66、
以基本地籍图作底图,将薄膜蒙在所需宗地位置上,逐项准确地透绘所需要素,整饰后制作宗地图的方法为()。
67、
宗地过大时,原则上可按分幅图()。
68、
宗地的信息过多时,可采用()制作宗地图。
69、
宗地图绘图纸的常用规格不包括()K。
70、
面积量算方法一般分为解析法和()。
71、
()是指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
72、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图解法的是()。
73、
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勘丈时,面积量算应采用()计算每个街坊面积。
74、
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勘丈时,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分配到
75、
采用图解法进行地籍勘丈,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去控制街坊内丈量的各宗地面积时,其相对误差不得大
76、
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包括()。
77、
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46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1032平方米,分摊基底面积为46.40平方
78、
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该宗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该权利人分摊共用面积150平方米
79、
土地面积汇总的内容不包括()。
80、
下列各项不属于界址点成果表内容的是()。
81、
下列有关地籍控制网基本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82、
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形式布设。
83、
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与地籍图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
84、
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平方千米不少于()点。
85、
下列有关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86、
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较大,通常是每平方千米应布设()个地籍图根控制点。
87、
为减少图根控制点的二次扩展,应优先布设()。
88、
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采用()。
89、
下列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90、
地籍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法中,()的布网形式很灵活,但对控制网平差软件的性能要求较高。
91、
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二等级三边网的平均边长和测距中误差分别为()。
92、
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20000的是()。
93、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40000,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0000的
94、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中,导线长度为3.6km,测距中误差为15mm是()。
95、
下级导线为单导线的三等级导线线路间距为()m。
96、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中,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40000的是()。
97、
下级导线为导线网的四等级导线线路间距为()m。
98、
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中,一级图根导线的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坐标闭合差分别为()。
99、
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其工作的第一步是()。
100、
边长改化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各边的斜距值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首先要进行的是()。
1
2
>>
最新试卷
多项选择
单选题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
单选题
问答
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