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拟建项目进行投资估算时,得到下列数据及资料:(1)项目年生产能力为800万吨。与其同类型的某已建项目,年生产能力为600万吨,设备投资额为4000万元,已建项目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设备投资的百分比分别为80%,30%和10%。经测算,该已建项目设备投资的综合调价系数为1,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综合调整系数分别为1.3,1.2,1.1。(2)该拟建项目基本预备费按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6%计算。
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该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额为( )万元。(已知生产能力指数n=0.5。)
A:3000.0 B:3464.1 C:4618.8 D:5333.3
某拟建项目进行投资估算时,得到下列数据及资料:(1)项目年生产能力为800万吨。与其同类型的某已建项目,年生产能力为600万吨,设备投资额为4000万元,已建项目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设备投资的百分比分别为80%,30%和10%。经测算,该已建项目设备投资的综合调价系数为1,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综合调整系数分别为1.3,1.2,1.1。(2)该拟建项目基本预备费按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6%计算。
若需要估算该拟建项目总投资,还需要计算( )。
A:经营成本 B:流动资金投资 C:建设期利息 D:涨价预备费
某公司2008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本占60%,借入资本占40%。2009年该公司的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5000万元。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时,才将剩余的利润向投资者分配。这种股利分配政策的优点有( )。
A:有利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B: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C: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的对等 D:能充分利用筹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
实际单位生产能力投资是项目()与竣工项目实际形成的生产能力的比值。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金 C:实际投资额 D:可变成本与制造成本
所谓存量投资结构调整,是指改变过去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结构,如通过()等形式,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A:重组 B:关停并转 C:租赁 D:并购
如何调整投资结构()。
A:通过新增投资的变化,影响、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B:改变过去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结构,如通过关停并转、租赁、并购等形式,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C:调控投资布局,促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如果说投资结构合理的目的是为了使产业结构合理的话,则投资布局合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D:投资结构历来是我国经济调控的重点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
A:全部投资完成额/全部新增生产能力 B:全部投资完成额(现值)/全部新增生产能力(使用能力) C:全部投资完成额(终值)/全部新增生产能力(使用能力) D:全部投资完成额/全部新增生产能力(使用能力)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
A:全部投资完成额/全部新增生产能力 B:全部投资完成额(现值)/全部新增生产能力(使用能力) C:全部投资完成额(终值)/全部新增生产能力(使用能力) D:全部投资完成额/全部新增生产能力(使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