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7岁,因“COPD恶化和肺炎”住院。期间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虽然临床症状好转,但试图停止机械通气时不成功。住院期间行气管造口术15d。现医师希望行非侵入性通气。血氧计监测血氧饱和度(SpO),红外线二氧化碳监测仪连接到通气装置监测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第15天实验室检查:pH7.41~7.45,FiO0.40,HCO32~36mmol/L,COHb1.5%~1.8%,PaCO56~63mmHg,高铁血红蛋白(MetHb)0.8~1.0,PaO70~88mmHg,Hb132~134g/L,SaO90%~93%。

如果你希望患者自主呼吸,不用机械通气仅保持插管作预警装置。适合的方法是(提示接下来几天患者保持稳定,机械通气逐渐减慢,直至停止使用。住院3周后,只用最小的通气支持(IMV模式,R4次/min),患者无不适。非侵入性检验:FIO0.30,SpO93%,PETCO34mmHg,血浆CO36mmol/L。)

A:在移除通气装置前插入一个动脉管,自主性呼吸1h后复查血气,如果可以接受则拔管 B:自主性呼吸1h后单次查动脉血气,如果可以接受则拔管 C:第1个小时自主呼吸15min,第2个小时自主呼吸30min,第3个小时自主呼吸45min,第4个小时自主呼吸60min,如果每次非侵入性检测值可以接受则拔管 D:随着非侵入性检测和自主呼吸,15min后如果适应,SpO和PETCO可接受则拔管 E:随着非侵入性检测和自主呼吸,1h后如果适应,SpO和PETCO可接受则拔管 F:随着非侵入性检测和自主呼吸,30min后如果适应,SpO和PETCO可接受则拔管

机械部件的功能决定了分析仪的分析性能,它们分别是加样装置,加试剂装置,比色分析装置和比色杯清洗装置

哪些不是加样装置所具备的:

A:能检测到标本的液面 B:使用原始采样管时能防止吸入血凝块 C:有防止携带交叉污染功能 D:设有防止机械碰撞功能 E:一般加样范围在2-35μl之间

机械部件的功能决定了分析仪的分析性能,它们分别是加样装置,加试剂装置,比色分析装置和比色杯清洗装置

加试剂装置不能完成的功能是:

A:以水洗的方式防止交叉污染 B:具有加入标本稀释液功能 C:可以检测到试剂的剩余量 D:一般加试剂范围是20-380μl E:有防止吸入空气的功能

患者女,32岁。会阴侧切产下一名女婴,对于李女士侧切伤口红肿,护士遵医嘱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用红外线灯照射创面的作用不包括

A:消炎 B:抑制细菌生长 C:镇痛 D:促进创面干燥结痂 E: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患者李某,女性,32岁,会阴侧切伤口红肿,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用红外线灯照射创面的作用不包括

A:消炎 B:镇痛 C:抑制细菌生长 D:促进创面干燥结痂 E: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某女性患者,32岁,经阴道分娩后第2天,会阴侧切口红肿,遵医嘱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红外线灯距伤口的距离应为

A:5~10cm B:10~20cm C:20~30cm D:30~50cm E:50~70cm

某女性患者,32岁,经阴道分娩后第2天,会阴侧切口红肿,遵医嘱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使用红外线灯照射的作用不包括

A:消炎、镇痛 B:利于上皮再生 C:减轻局部充血 D:促进创面干燥并结痂 E: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发光红外线灯,通常是用白炽灯或石英玻璃制成的红外线,发射红外线的成分是

A:100%的短波红外线 B:100%的长波红外线 C:95%的短波红外线 D:95%的长波红外线 E:90%的短波红外线

使用红外线照射,错误的是()

A:灯的热应从正面射到照射部位 B:照射面部时应戴上有色眼镜 C:用前臂内侧测试射线温度 D:照射胸部用500~1000W的红外线灯 E:照射部位出现桃红色斑为合适

关于红外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光和紫外线光是波长相邻的光; B:红外线的波长是0.775μm~1.5μm之间; C:红外线可以透视人体; D:红外线是人眼看不到的光,不会对眼睛产生危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