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620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地下水较丰富。有一条F断层破裂带,隧道最大埋深490m,纵坡为-3%。其围岩级别及长度见隧道纵断面示意图3。合同总工期为20个月。
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结台项目地质和设备条件,拟在全断面法、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5种工法中选择组织施工。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前,相关人员经讨论分析确定隧道主要施工内容的进度计划指标为:Ⅲ级围岩70~90m/月,Ⅳ围岩50~70m/月,Ⅴ级围岩30~50m/月,施工准备5个月,隧道内沟槽、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3个月。
根据背景资料,针对不同级别的围岩分别采用哪些施工工法较合理?
Ⅲ级围岩隧道段应当采用台阶法;石灰岩,地层较差,岩体完整的较好可采用台阶法施工,成本低;Ⅴ围岩隧道段地质条件差,位于浅埋地带或存在断层带和地下水,应当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成本低,当采用CD法或CRD工法时,成本高,且适用于大断面隧道,成本高,一般不采用。
根据围岩分类,属于Ⅳ类围岩的是()。
A:不稳定围岩 B:稳定性差的围岩 C:稳定围岩 D:基本稳定围岩
在深埋隧道中,对于围岩的水平侧压力的错误说法是()
A:I~II级围岩通常不考虑水平侧压力; B:围岩愈差,水平侧压力愈大; C:水平侧压力与围岩级别无关,为一恒定值; D:水平侧压力不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隧道围岩级别共分为()级。
A:4级 B:5级 C:6级
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应按其产生偏压的原因分别考虑。根据以往经验,在Ⅲ级及以下围岩,构造影响较大,则以()的具体条件进行计算。
A:地形引起的偏压为主 B:施工原因 C:围岩压力 D:地质构造
根据围岩分类,属于Ⅳ类围岩的是( )。
A:不稳定围岩 B:稳定性差的围岩 C:稳定围岩 D:基本稳定围岩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隧道围岩分类共划分为Ⅰ~Ⅵ级,其中Ⅳ级围岩的岩土体特征是()。
A:坚硬岩,岩体破碎,碎裂结构(隧道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300) B: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石状镶嵌结构(隧道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400) C: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隧道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500) D:坚硬岩,岩体完整,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隧道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