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m2,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且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该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1—1所示。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0m2的独立办公、休息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间 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m2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车间分隔,储存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油漆和稀释剂;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150m2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均采用耐火极限0.50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  )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

A:防火墙 B: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 C: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 D: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 E: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

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区称

A:呼吸区 B:嗅区 C:味觉区 D:易出血区 E:危险区

在链条炉中,炉排前部的预热区、中部的燃烧区和尾部的燃尽区,所需的空气量()。

A:相同 B:预热区最大 C:燃烧区最大 D:尾部最大

低碳钢热影响区主要分以下部分:熔合区、过热区,不完全重结晶区()。

A:正火区 B:淬硬区 C:退火区 D:回火区

再生部分的操作条件影响燃烧区的床层温度,该温度说明()。

A:氧含量供应 B:催化剂碳含量 C:再生操作曲线 D:燃烧区烧焦情况

造气时,如以空气为气化剂,气化区的下部主要进行碳与()的燃烧反应。

A:H2 B:CO C:CO2 D:O2

高炉下部调节的实质是控制适宜的燃烧带,影响燃烧带大小的因素有()方面。

A:风动能 B:燃烧反应速度 C:炉料分布状况 D:温度场

高炉下部调节的实质是控制适宜的燃烧带,影响燃烧带大小的因素有()方面。

A:鼓风动能 B:燃烧反应速度 C:炉料分布状况 D:温度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