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某(中国籍)常年居住M国,以丰厚报酬诱使徐某(另案处理)两次回国携带毒品甲基苯丙胺进行贩卖。2014年3月15日15时,徐某在B市某郊区交易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侦查中徐某供出了顾某。我方公安机关组成工作组按照与该国司法协助协定赴该国侦查取证,由M国警方抓获了顾某,对其进行了讯问取证和住处搜查,并将顾某及相关证据移交中方。
检察院以走私、贩卖毒品罪对顾某提起公诉。鉴于被告人顾某不认罪并声称受到__,要求排除非法证据,一审法院召开了庭前会议,通过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及调查证据材料,审判人员认定非法取证不成立。开庭审理后,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两次分别贩卖一包甲基苯丙胺和另一包重7.6克甲基苯丙胺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6个月。顾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发回重审。原审法院重审期间,检察院对一包甲基苯丙胺重量明确为2.3克并作出了补充起诉,据此原审法院以被告人两次分别贩卖2.3克、7.6克毒品改判顾某有期徒刑7年6个月。被告人不服判决再次上诉到二审法院。
问题:
4.发回重审后,原审法院的改判加刑行为是否违背上诉不加刑原则?为什么?
4.违反上诉不加刑。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本案补充说明一包重量2.3克是原有的指控内容,不是新增加的犯罪事实。
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停止执行,报请原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的情形有()
A: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B: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可能需要改判的 C:在执行前发现罪犯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D:罪犯正在怀孕的 E:罪犯不服判决的
主裁改判司线员的裁决时,司线保持沉默,但球员质问时,司线员应()
A:呈现原来判决的手势 B:向运动员进行解释 C:继续保持沉默 D:更改判决
比赛中,司线看见球出界,并宣报。主裁认为是好球,并改判为界内球。这时司线应()
A:坚持判出界 B:举手并到主裁处,小声告诉,这是一个出界球 C:不出声,无动作,服从主裁 D:不赞同裁判的改判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赔偿案件,其案由为()。
A:再审改判无罪赔偿 B:错误逮捕赔偿 C:错误执行赔偿 D:错捕错判共同赔偿
甲因涉嫌犯罪被逮捕,后被二审改判无罪,遂请求国家赔偿,案由为()。
A:错误逮捕赔偿 B:错捕错判共同赔偿 C:再审改判无罪赔偿 D:其他
《国家赔偿法》规定,再审改判无罪的,( )为赔偿义务机关。
A: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 B: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 C: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 D:作出改判的再审人民法院
某甲因流氓罪于1996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2001年,某甲提出申诉,要求改判无罪,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 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D:改判为有期徒刑5年并予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