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被告人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因而涉及相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
关于犯罪分子可以适用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案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绑架案件 B:抢劫案件 C:爆炸案件 D:有组织的暴力性案件
甲市L区居民叶某购买了住所在乙市M区的大亿公司开发的位于丙市N区的商品房一套,合同中约定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可以向位于丙市的仲裁委员会(丙市仅有一家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因大亿公司迟迟未按合同约定交付房屋,叶某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大亿公司以仲裁机构约定不明,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经审查,仲裁委员会作出了仲裁协议有效的决定。在第一次仲裁开庭时,大亿公司声称其又向丙市中级法院请求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申请仲裁庭中止案件审理。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组织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仲裁庭根据协议内容制作了裁决书。后因大亿公司不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叶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大亿公司则以调解协议内容超出仲裁请求为由,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大亿公司以调解协议超出仲裁请求范围请求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法院正确的做法是:
A:不支持,继续执行 B:应支持,并裁定不予执行 C:应告知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并裁定中止执行 D:应支持,必要时可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下列关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的提请程序,说法正确的有()。
A:监狱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在罪犯缓刑期满之后及时提出建议 B:监狱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的建议,应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 C:监狱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应提请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D:监狱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应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 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在一起爆炸案中,被告人朱某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对一审判决提起抗诉。在此案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被告人应当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此时,高级人民法院( )。
A:应当裁定发回重新审判 B:应当裁定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 C: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提审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犯新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C: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在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后减刑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D: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即缓期执行2年期满后不得减为无期徒刑或25年有期徒刑
在一起爆炸案中,被告人宋某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对一审判决提起抗诉。在此案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被告人应当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此时,高级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A:应当裁定发回重新审判 B:应当裁定核准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决 C: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提审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张某因爆炸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一审宣判后,张某没上诉,检察院也没提起抗诉。高级人民法院在核准此案时,认为原判决在认定事实上没有错误,但是量刑过轻,应当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应当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B:应当裁定核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C:应当改判张某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以提审的方式判处死刑立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