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女性患者,38岁,在近4个月内突发每接触冷水及冷风后,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斑块性水肿,严重时有手麻,胸闷,心悸及腹痛等症状。皮损持续数分钟致数小时后自动消退。
不属于特殊类型荨麻疹的是
A:丘疹型荨麻疹 B:皮肤划痕症 C:寒冷性荨麻疹 D:压迫性荨麻疹 E:日光性荨麻疹
病历摘要:女性患者,38岁,在近4个月内突发每接触冷水及冷风后,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斑块性水肿,严重时有手麻,胸闷,心悸及腹痛等症状。皮损持续数分钟致数小时后自动消退。
多数荨麻疹患者由哪项变态反应介导
A:I1型变态反应 B:I2型变态反应 C:I3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Ⅴ型变态反应
患者女,8岁,因“发热,皮疹10d,咳嗽加重1d,抽搐,昏迷3h”急诊入院。患儿10d前体温持续39℃。伴有咳嗽,咽痛,食欲减退,3d后双颊可见麻疹黏膜斑。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颈部自上而下 出现玫瑰色斑丘疹,诊断为“麻疹”。服2剂中药,体温逐渐下降。于1d前体温上升,伴剧烈咳嗽。3h前持续高热,昏睡,突然抽搐3次,每次3~5min,继之昏迷。自幼按时预防接种,否认麻疹密切接触 史。查体:T40℃,P110次/min,R28次/min,BP100/70mmHg;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昏迷逐渐加深;营养发育欠佳,面色苍白,四肢躯干皮肤可见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及麦麸状脱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4mm,右侧2.5mm,对光反射迟钝;颈部稍有抵抗;有时呈潮式呼吸,双肺可闻及密集细湿性啰音;膝跳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布鲁津斯基征(+_)。
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你认为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提示实验室检查:Hb120g/L,RBC4.25x10
/L,WBC19.7x10
/L,N0.82,L0.18;血钾3.6mmol/L,钠136mmol/L,氯102mmol/L,钙2.3mmol/L; CO2CP17.11mmol/L,血糖6.2mmol/L。胸部X线片:支气管肺炎。颅脑CT:脑中线移位>0.5cm。用脱水药纠正脑疝后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无色透明,WBC114x10
/L,N0.20,L0.80,蛋白(+),葡萄 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
A:麻疹并发心肌炎 B:麻疹并发肺炎 C:麻疹并发心力衰竭 D:麻疹并发脑炎 E:麻疹并发脑疝 F:麻疹并发喉炎
患儿女,2岁,发热3天,伴流涕,咳嗽,流泪及球结膜充血,临床疑似麻疹。
此时诊断麻疹的主要依据是
A:有麻疹接触史 B:否认麻疹疫苗接种史 C:发热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 D:口腔黏膜斑 E:耳后有散在的红色斑丘疹
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10万~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人。
2006年当地麻疹维持在该流行强度的原因是
A:麻疹为隐性感染 B:麻疹传播机制不易实现 C:麻疹潜伏期较长 D:该病在当地流行后,人群免疫力增高 E: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
关于发热的护理,叙述错误的是(提示患者持续发热,给予降温措施。)
A:体温超过39℃即给予化学降温 B: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C: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减少刷牙、洗脸等活动 D:做好鼻腔、眼睑的清洁 E:观察体温及热型的变化 F:嘱患者多饮水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
皮疹的类型有(提示从耳后发际开始,头面部、颈及躯干可见散在分布的皮疹。)
A:斑疹 B:丘疹 C:出血疹 D:充血疹 E:疱疹 F:黏膜疹 G:荨麻疹 H:脓疱疹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
患者病情已发展到(提示入院后持续发热3d,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的皮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部分融合成片。)
A:前驱期 B:潜伏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初期 F:缓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