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皮肤接触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药物或某些化学物质后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关于接触性皮炎,叙述错误的是
A:发病机制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B:多在24 h后出现症状 C:严重者导致剥脱性皮炎 D:变应原多数为半抗原 E:通过血浆可发生被动转移
某些人皮肤接触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药物或某些化学物质后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如怀疑接触性皮炎可首先考虑进行
A:皮肤斑贴试验 B:皮肤点刺试验 C:血清CIC测定 D:血清sIgE测定 E:血清总IgE水平测定
患者男,24岁,“发热伴肌肉酸痛4 d”于11月25日来诊。体温最高达40 ℃,有轻度畏寒,头痛,肌肉酸痛;偶咳,痰少,呈黄黏痰。无禽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史,无旅游史和不洁食物史。
应考虑的诊断有
A:普通感冒 B:流行性感冒 C:支原体肺炎 D:衣原体感染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F:军团病 G:细菌性肺炎 H:腺病毒感染
患者男,24岁,“发热伴肌肉酸痛4 d”于11月25日来诊。体温最高达40 ℃,有轻度畏寒,头痛,肌肉酸痛;偶咳,痰少,呈黄黏痰。无禽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史,无旅游史和不洁食物史。
为明确诊断,须检查(提示 查体:T 40.1 ℃,P 117次/min,R 20次/min,BP 120/85 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高热病容;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A:血常规 B:尿常规 C:粪常规 D:胸部X线片 E:肝功能 F:肾功能 G:激酶 H:脑脊液常规 I:咽拭子测病毒RNA J:痰涂片和培养
患者男,24岁,“发热伴肌肉酸痛4 d”于11月25日来诊。体温最高达40 ℃,有轻度畏寒,头痛,肌肉酸痛;偶咳,痰少,呈黄黏痰。无禽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史,无旅游史和不洁食物史。
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细菌性肺炎 C:败血症 D:支原体肺炎 E:病毒性肺炎 F:流行性感冒 G:人禽流感
艾滋病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获得的。由于免疫功能的缺陷,导致各个系统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复杂的症候群。艾滋病传播途径有性行为和非性行为传播。
一位血友病患者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第Ⅷ凝血因子而感染艾滋病,其传播途径是
A:医源性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直接接触传播 E:性接触传播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化学毒物对机体接触部位产生的毒效应,也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局部毒性试验的特殊性,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须加以注意
皮肤刺激试验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选择是
A:大鼠和小鼠 B:家兔和豚鼠 C:大鼠和犬 D:小鼠和猴 E:家兔和小鼠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化学毒物对机体接触部位产生的毒效应,也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局部毒性试验的特殊性,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须加以注意
眼刺激性,指眼球表面接触受试物后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眼刺激试验的实验动物常选择
A:大鼠 B:豚鼠 C:犬 D:猴 E:家兔
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健康的动物接触引起发病,是属于()传染方式。
A:垂直接触传染 B:直接接触传染 C:间接接触传染 D: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