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糖尿病性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两者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关于糖尿病性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B:最常见诱因为感染 C:血糖一般达33.3~66.6 mmol/L D:多有代谢性酸中毒 E: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的冲洗)

皮肤接触铬酸

A:清水 B:4%硼酸溶液 C:5%氯化钙溶液 D:5%碳酸氢钠溶液 E:5%硫代硫酸钠溶液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的冲洗)

皮肤接触氟化钠

A:清水 B:4%硼酸溶液 C:5%氯化钙溶液 D:5%碳酸氢钠溶液 E:5%硫代硫酸钠溶液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的冲洗)

皮肤接触碳酸钠

A:清水 B:4%硼酸溶液 C:5%氯化钙溶液 D:5%碳酸氢钠溶液 E:5%硫代硫酸钠溶液

对于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的时间是

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B: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皮肤刺激试验是指皮肤接触化学毒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可以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丘疹和溃疡等。该试验已列入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之一。

并非所有化学毒物均适于做皮肤刺激试验。下述哪种情况可不做试验

A:根据结构活性关系及理化性质推测可能有腐蚀性的物质 B:经皮途径染毒显示有很强的系统毒性的物质 C:在急性经皮试验中染毒剂量达2000mg/kg仍未产生皮肤刺激症状 D:A、B均是 E:A、B、C均是

慢性毒性是指机体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实验周期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影响因素多,通常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最后阶段。

对于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慢性毒性剂量-反应关系;确定受试物的LOAEL和NOAEL B: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标准以及危险度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 C:阐明慢性毒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靶器官,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D:A和B对 E:A、B、C都对

非接触小额支付等同于().

A:标准借贷记交易 B:qPBOC C:接触电子现金 D:非接触电子现金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可表现为()

A: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 B:传染病发病率高 C:非传染病死亡率高 D:传染病死亡率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