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5岁,发病为腹痛,腹泻,水样便,无脓血,有里急后重,自感乏力。但体温正常,亦无脱水和呕吐,转氨酶正常。取粪便黏液部分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

粪便细菌培养后,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菌,则可能是

A:蜡样芽孢杆菌 B:副溶血弧菌 C:肠炎沙门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粪产碱杆菌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5岁,间歇性左下腹痛,排脓血便5年,加重伴发热2月。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查: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为扪及包块

下列哪些提示溃疡性结肠炎预后不佳? 提示:患者入院后大便次数每天8~10次,脓血便,zongR60mm/h,Hb70g/L

A:腹泻次数增加,混有黏液脓血者 B: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 C:发热伴有毒性症状 D:发作期血清γ球蛋白降低者 E:伴有肠外表现者

男,32岁,因呕血200ml,黑便2次伴晕厥抬送入院。

查体:病人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2cm,肠鸣音增多。化验:HBsAg阳性,Hb64g/L,A30g/L,G34g/L。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 ( )

A:食管癌 B:胃溃疡 C: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D:胃癌 E:急性糜烂性胃炎

男,32岁,因呕血200ml,黑便2次伴晕厥抬送入院。

经检查发现:病人食管静脉轻度曲张,无明显红斑征,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有2cm溃疡,周边明显充血水肿,底部厚苔渗血。立即采取的抢救措施是 ( )

A:静脉注射法莫替丁 B:静脉注射止血药 C:食管静脉硬化剂治疗 D:立即配血,输血 E: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患者男,62岁。以"腹痛,排黏液血便1天"为主诉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痉挛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排黏液鲜血便,1~2小时排便一次,每次量约50ml,血与便相混合,排便后腹痛可减轻,无里急后重。查体:腹软,左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该患者肠镜结果显示:结肠脾曲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性浅溃疡。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黏膜坏死,黏膜下水肿,出血。腹部血管CT:肠系膜上动脉见血栓形成。便常规:WBCO/HP,RBC10~12/HP,潜血+ + +;3次便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白细胞8.5x10/L,中性分数83.9%,红细胞4.85x10/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282x10/L。该患者目前诊断为

A: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 B:克罗恩病 C:大肠癌 D:细菌性痢疾 E:溃疡性结肠炎 F:缺血性结肠炎

患者,女性,47岁,溃疡手术后,胃管有大量鲜血流出,有黑便,呕血。

入院后第2天,患者突然出现呕血,呕出暗红色血液800ml。此时,对该患者要采取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卧床休息,安慰患者 B:给氧 C:监测心率,体温,呼吸变化 D: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E:血红蛋白测定

病人女性,21岁。主因突发高热,大便十余次,初为水样便,逐渐为黏液脓血便,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9.5℃,血压79/58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神志淡漠。

为进一步确诊,需要做粪便培养,不正确的方法是

A:采集新鲜粪便 B:取黏液脓血部分 C:可在用抗生素后采集 D:用无菌容器留取 E:及时送检

脓血便或黏液便见于

A:见于嗜盐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血坏死性肠炎 B:为小肠性腹泻 C:菌痢 D:见于沙门菌属或金葡菌性食物中毒 E:阿米巴痢疾

某男性患者,63岁。以"腹痛,排黏液血便1天"为主诉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痉挛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排黏液鲜血便,1~2小时排便一次,每次量约50ml,血与便相混合,排便后腹痛可减轻,无里急后重。查体:腹软,左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该患者肠镜结果显示:结肠脾曲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性浅溃疡。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黏膜坏死,黏膜下水肿、出血。腹部血管CT:肠系膜上动脉见血栓形成。便常规:WBCO/HP,RBC10~12/HP,潜血+ + +;3次便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白细胞8.5×10/L,中性分数83.9%,红细胞4.85×10/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282×10/L。该患者目前诊断为

A: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 B:克罗恩病 C:大肠癌 D:细菌性痢疾 E:溃疡性结肠炎 F:缺血性结肠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