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2008年全村人平均年纯收入为1200元,2009年农民按农业承包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交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共计每年每人平均70元。按标准工日计算,2009年全村每个农村劳动力实际承担农村义务工14个,劳动积累工25个。按规定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可由农民自愿申请以资代劳,当地每个工日价格为10元。当地乡政府统一规定:由村民委员会收齐后上交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其中劳动积累工按乡政府规定,统一用于公路两旁的植树造林。请据《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中的有关条款,以及农民负担审计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农民负担管理的有关规定,农民所上交的两工以资代劳款应由_______。
A:乡政府管理和使用 B:乡农经站管理和使用 C: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D:村民小组管理和使用
下列关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A: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关键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农民平等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 B: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农村、传统农民,加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C: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就是要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和城市发展起来后,自然而然地形成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D: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
A:工农城乡关系 B:工农联盟关系 C:城乡互动关系 D:农村发展模式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B:以农促工、以城带乡 C:以工促农、以镇带村
“十一五”期间,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 )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A: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B:多予少取放活 C:少予多取放活 D: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十一五”期间,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 )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A: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B:多予少取放活 C:少予多取放活 D: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 )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A:以农促工、以城带乡 B: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C:以农促工、以乡带城 D:以工促农、以乡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