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中涉及产品的分类包括( )。
A:优化生产工艺,节约资源生产的产品 B: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综合利用共生,伴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C: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 D:回收,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E:综合利用农林水产废弃物及其他废弃资源生产的产品
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的基本要求包括()。
A:符合资源总体开发规划 B:符合资源综合利用 C:符合保护生态环境 D:符合可持续发展 E:符合资源足量开采
属于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是()。
A:资源的综合勘探 B:资源的综合评价 C:资源的综合开发 D:资源的综合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体现了国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政策导向。 2003年修订后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共46类综合利用产品,包括( )o
A: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综合利用共生、伴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B: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 C:回收、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D:综合利用农林水产废弃物及其他废弃资源生产的产品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中涉及产品的分类包括( )。
A:优化生产工艺、节约资源生产的产品 B: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综合利用共生、伴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C: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 D:回收、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E:综合利用农林水产废弃物及其他废弃资源生产的产品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中涉及产品的分类包括()。
A:优化生产工艺、节约资源生产的产品 B: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综合利用共生、伴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C: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 D:回收、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 E:综合利用农林水产废弃物及其他废弃资源生产的产品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t/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