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此次汇改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汇率划归传统钉住安排。这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 )。
A:不超过+_1% B:超过+_1% C:不超过+_2.25% D:超过+_2.25%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汇改后人民币稳中有升,一年的时间里对美元大约升值了1.5%。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是( )。
A:国际收支顺差 B:宏观经济局部过热 C: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D:中国人民银行入市买汇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美元利率为7%,人民币利率为3%,则3个月远期人民币( )。
A:升水1% B:升水2% C:升水4% D:贴水4%
下表是2010年9月10日和25日的美元汇率(人民币元∕100美元)这说明()
日期美元人民币
2010/9/10100676.2
2010/9/25100669.9
A: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B:美元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 C:美元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 D: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截止2009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跌落五个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会使()
A:我国出口商品减少 B:同样数量人民币可兑换的美元更少 C:来华购物的外国游客减少 D: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的商品更多
2010年10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l美元兑人民币6.6830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这一变化()①表明美元汇率升高②表明美元汇率降低③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④有利于我国进口商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4年1月13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0459元;2014年2月28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1275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这一变化意味着()。
A: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下跌,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B: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下跌,不利于我国进口 C: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升高,对我国商品出口有利 D: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升高,有利于我国进口
在上升趋势中,最有利于今后保持上升势头的形态是( )。
A:等腰三角形 B:矩形 C:下降三角形 D:上升三角形
已知2004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美国基期物价指数为2.25,中国物价指数为1.45;2005年10月美国基期物价指数为2.36,中国物价指数为1.49。则根据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可以推算出2005年10月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该是( )。
A:1美元=8.44己人民币 B:1美元=8.32元人民币 C:1美元=8.17元人民币 D:1美元=8.1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