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某地环境监测部门对该地某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监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2年7月取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项目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功能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锅炉年运行小时按8000h,当地政府对该项目锅炉下达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SO
27t/a,烟尘19t/a。锅炉环保验收监测结果如下表。
已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锅炉过量空气系数为1.8,三类区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I时段为350mg/m
,I2时段为250mg/m
;SO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I1时段为1200mg/m
,I2时段为900mg/m
。 
SO
浓度和烟尘浓度是否符合三类功能区的标准要求?( )
A:SO
浓度和烟尘浓度都符合 B:SO
浓度和烟尘浓度都不符合 C:SO
浓度符合,烟尘浓度不符合 D:SO
浓度不符合,烟尘浓度符合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关于胰岛素和C肽的代谢及其血浆浓度,错误的是
A:肝对胰岛素的摄取比C肽多 B:经肝处理后胰岛素分泌入血的量比C肽少 C: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清除比C肽快 D:胰岛素的半衰期较C肽的短 E:胰岛素的血浆浓度高于C肽
补体系统激活是由某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使补体各固有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CP),旁路(替代)途径(AP)和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参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共同成分是
A:C3,C5~C9 B:C1,C2,C4 C:B因子和D因子 D:C4,C6,C7 E:C1,C2,C8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试带法尿酸碱度检测模块的主要成分是
A:硝普钠 B:吲哚酚酯 C: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 D:过氧化物酶和色素原 E:溴酚蓝
厚朴中枢抑制和肌松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厚朴酚 B:和厚朴酚 C:厚朴乙醚提取物 D:木兰箭毒碱 E:β桉叶醇
阅读以下文字。
? ?人类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作为有智慧的生物,人类从这个生物圈中受益很多,用野生植物做药物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40%的药物来自野生植物的提取物。这里还未包括古老民族都有的传统疗法:直接用野生植物做药,中医的草药就是一个例子。
? ?如果你牙疼,西医解释为细菌感染,用杀菌的消炎药治疗;中医却解释为“上火”,用清热的草药治疗。无数实践证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但哪种解释有道理,人们的看法就大相径庭了。
?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造成发炎的细菌,因此人们不怀疑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中医说的“上火”,却令人难以解释。于是有人就把中医斥之为“不科学”。事实上,只是因为中医的道理更深奥,过去的条件不成熟,无法理解它而已。
? ?中医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以初步建立。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医学的最高成就,他所采用的切脉、望色、闻声、问病四诊法和当时广为流行的砭后、针灸、按摩、汤液、手术、吹耳、引导等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战国晚期出现的《黄帝内经》是当时医学的集大成著作,它第一次提出了脏腑、经络学说,成为日后中医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处理医学中各种问题的总原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说明。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正如英国《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博士所说,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式,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 ?归功于人们对基因复制和蛋白质制造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现在的医学界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制造过程有关。细菌或病毒能致病,是因为他们可以侵入细胞,影响这些复制或制造过程。当前化学家们在研究分子自复制和自组装过程,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成分、浓度和酸碱度等,也会影响这些过程。比如研究过渡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变得有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而致病。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这种状态,就是中医说的“上火”。在服用了中药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得不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此逐步恢复正常。
? ?目前,解开中草药科学原理之谜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正需要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直接观察中药是如何影响细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而影响基因复制和蛋白质的复制和生产。实现这种观察有不少技术上的困难,需要中医、西医和化学、物理学家们通力合作才能解决。
? ?但是,当这个谜解开后,中医的每一点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理解,反之亦然。中医把人这个复杂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治疗,西医则从微观结构来观察和治疗人体。按照物理学的说法,这两种观点是互补的,每一种都是对另一种的补充,每一种都没有包含全部真理。因此,最好的医学应该是中西医相结合的医学。
根据文意,中草药能够治病的科学原理是( ? ?)。
A:中草药能够影响基因复制和蛋白质制造过程 B:中草药的成分、浓度和酸碱度抑制病毒和病菌生长 C:中草药能够帮助身体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入 D:中草药加快了分子自复制和自组装过程的速度
以下有关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说法错误的是()
A:有效成分的游离型极性大(亲脂性有机溶剂),解离型极性小(水,亲水性有机溶剂) B: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分配系数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C:某些酸、碱或两性化合物可采用加入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是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的分子状态发生变化,而使其溶解度改变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D:可利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使其极性改变,某些成分溶解度也随之改变而析出沉淀来对中药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 E:酸性或碱性化合物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之生成在水中不溶的盐类而沉淀析出,与其他水溶性较大的杂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