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园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

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钱某自己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 C:钱某已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 D: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赵某因为输血不幸成为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现在怀孕3个月。赵某到其住所地的妇幼保健院进行正常的产前检查,医生钱某接待了她。

医生钱某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赵某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 B:为赵某提供产前的指导 C:为赵某提供治疗服务 D:为赵某提供检测 E:向医疗机构负责人请示后决定是否为该孕妇提供服务

赵某因为输血不幸成为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现在怀孕3个月。赵某到其住所地的妇幼保健院进行正常的产前检查,医生钱某接待了她。

假设钱某在听到赵某说她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就拒绝为赵某进行相关的产前检查服务,此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作出的处罚是

A:对钱某所在的医院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B:对妇幼保健院罚款500元 C:吊销钱某的执业医师证书 D:追究钱某的刑事责任 E:开除钱某

赵某与钱某原本是好友,赵某受钱某之托,为钱某保管一幅名画(价值800万元)达三年之久。某日,钱某来赵某家取画时,赵某要求钱某支付10万元保管费,钱某不同意。赵某突然起了杀意,为使名画不被钱某取回进而据为己有,用花瓶猛砸钱某的头部,钱某头部受重伤后昏倒,不省人事,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刚好此时,赵某的朋友孙某来访。赵某向孙某说“我摊上大事了”,要求孙某和自己一起将钱某的尸体埋在野外,孙某同意。   二人一起将钱某抬至汽车的后座,由赵某开车,孙某坐在钱某身边。开车期间,赵某不断地说“真不该一时冲动”,“悔之晚矣”。其间,孙某感觉钱某身体动了一下,仔细察看,发现钱某并没有死。但是,孙某未将此事告诉赵某。到野外后,赵某一人挖坑并将钱某埋入地下(致钱某窒息身亡),孙某一直站在旁边没做什么,只是反复催促赵某动作快一点。   一个月后,孙某对赵某说:“你做了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我也做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你将那幅名画给我,否则向公安机关揭发你的杀人罪行。”三日后,赵某将一幅赝品(价值8000元)交给孙某。孙某误以为是真品,以600万元的价格卖给李某。李某发现自己购买了赝品,向公安机关告发孙某,导致案发。

2.关于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而将钱某活埋导致其窒息死亡这一事实,可能存在哪几种主要处理意见?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而将钱某活埋导致其窒息死亡,属于事前的故意或概括的故意。对此现象的处理,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将赵某的前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或普通抢劫),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对二者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想象竞合处理;理由是,毕竟是因为后行为导致死亡,但行为人对后行为只有过失;其二认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一罪(或故意的抢劫致人死亡即对死亡持故意一罪);理由是,前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前行为与后行为具有一体性,故意不需要存在于实行行为的全过程。答出其他有一定道理的观点的,适当给分。

赵某与钱某原本是好友,赵某受钱某之托,为钱某保管一幅名画(价值800万元)达三年之久。某日,钱某来赵某家取画时,赵某要求钱某支付10万元保管费,钱某不同意。赵某突然起了杀意,为使名画不被钱某取回进而据为己有,用花瓶猛砸钱某的头部,钱某头部受重伤后昏倒,不省人事,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刚好此时,赵某的朋友孙某来访。赵某向孙某说“我摊上大事了”,要求孙某和自己一起将钱某的尸体埋在野外,孙某同意。   二人一起将钱某抬至汽车的后座,由赵某开车,孙某坐在钱某身边。开车期间,赵某不断地说“真不该一时冲动”,“悔之晚矣”。其间,孙某感觉钱某身体动了一下,仔细察看,发现钱某并没有死。但是,孙某未将此事告诉赵某。到野外后,赵某一人挖坑并将钱某埋入地下(致钱某窒息身亡),孙某一直站在旁边没做什么,只是反复催促赵某动作快一点。   一个月后,孙某对赵某说:“你做了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我也做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你将那幅名画给我,否则向公安机关揭发你的杀人罪行。”三日后,赵某将一幅赝品(价值8000元)交给孙某。孙某误以为是真品,以600万元的价格卖给李某。李某发现自己购买了赝品,向公安机关告发孙某,导致案发。

3.孙某对钱某的死亡构成何罪(说明理由)?是成立间接正犯还是成立帮助犯(从犯)?

3.孙某对钱某的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孙某明知钱某没有死亡,却催促赵某动作快一点,显然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对钱某的死亡也起到了作用。即使认为赵某对钱某成立抢劫致人死亡,但由于钱某不对抢劫负责,也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倘若在前一问题上认为赵某成立故意杀人未遂(或普通抢劫)与过失致人死亡罪,那么,孙某就是利用过失行为实施杀人的间接正犯;倘若在前一问题上认为赵某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或故意的抢劫人死亡即对死亡持故意),则孙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从犯)。

王某在民间收购珍贵文物,又随地转手倒卖给外国商人,赚取了数十万元人民币,对王某的行为应当( )。

A:以非法经营罪论处 B:以走私罪论处 C:以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论处 D:以倒卖文物罪论处

下列情形中,构成倒卖文物罪的有哪些

A:张某多次倒卖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共 10余件,获利10多余万元 B:李某因好逸恶劳,坐吃山空,将祖传的100余件书画卖给收藏家刘某,案发经鉴定其中有20余件书画系国家禁止买卖的一、二级珍贵文物 C:常某纠集数人在某夜掘开某帝王陵墓,盗走珍贵文物200余件,悉数卖于境外文物贩子 D:文物贩子朱某为牟取暴利,大量复制珍贵文物,以高价出售,获利50余万元

下列情形中,构成倒卖文物罪的有哪些

A:张某多次倒卖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共 10余件,获利10多余万元 B:李某因好逸恶劳,坐吃山空,将祖传的100余件书画卖给收藏家刘某,案发经鉴定其中有20余件书画系国家禁止买卖的一、二级珍贵文物 C:常某纠集数人在某夜掘开某帝王陵墓,盗走珍贵文物200余件,悉数卖于境外文物贩子 D:文物贩子朱某为牟取暴利,大量复制珍贵文物,以高价出售,获利50余万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