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18日下午3点左右,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发生爆燃火灾事故,当场烧死2人,重伤5人,数日后又有2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化工厂主营甲硫醇钠,兼营织布,拉绒。1994年2月,该厂甲硫醇钠停产,同年5月份开始改造,转产对硝基苯甲酸,并于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期间生产对硝基苯甲酸。1995年2月21,该厂与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合同,明确自1995年3月1日起2000年2月28由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租赁经营江阴市松桥化工厂。1995年3月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派出总经理颜某全面负责松桥化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并对生产工艺作了部分改造,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年4月下旬开始投产。5月15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1995年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 月18下午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0.75 MPa,温度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文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文某就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李某在副厂长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工人刘某,李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副厂长王某同意,工人刘某将手中的2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45 s左右,在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当班工人除文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7人全部陷入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当场烧死,陈某,星某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3人重伤。

这起事故中,生产副厂长王某( )。

A:应负有直接责任 B:违章指挥 C:处理不当 D:没有责任

某化工厂一苯胺管道阀门处发生苯胺泄漏,一检修工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抢修近4小时,头晕、乏力、恶心、频繁呕吐而入院。查体:意识清,口唇、耳廓、颜面明显发绀。

发生上述临床征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严重溶血 B: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血含量增加 C: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D:组织严重缺氧 E: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某化工厂工人在操作中发现氯冷凝器的管道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在紧急处理中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给附近居民造成人身损害。因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邓某等3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推选邓某等3人作为代表。
关于化工厂对30户居民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法律责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属于意外事件,不应承担责任 B:属于不可抗力,不应承担责任 C:存在主观过错,应当承担责任 D:造成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责任

某化工厂的排水沟发生泄漏,致使有毒废水流入王华承包经营的养鱼池中,造成大部分鱼死亡。王华起诉要求该化工厂赔偿其损失15000元。本案中对污染是否构成侵权的举证责任应当由( )承担。

A:王华 B:某化工厂 C:王华和某化工厂共同 D:王华、某化工厂和人民法院共同

某化工厂的排水沟发生泄漏,致使有毒废水流入王华承包经营的养鱼池中,造成大部分鱼死亡。王华起诉要求该化工厂赔偿其损失15000元。本案中对污染是否构成侵权的举证责任应当由( )承担。

A:王华 B:某化工厂 C:王华和某化工厂共同 D:王华、某化工厂和人民法院共同

某化工厂工人在操作中发现氯冷凝器的管道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在紧急处理中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给附近居民造成人身损害。因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邓某等3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推选邓某等3人作为代表。
关于化工厂对30户居民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法律责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属于意外事件,不应承担责任 B:属于不可抗力,不应承担责任 C:存在主观过错,应当承担责任 D:造成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责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