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表明,某国2013年8月份,工厂所在行业人才供求状况为:平均每天可支配时间16小时,平均每人每天如工作8小时,可得收入80元,此时需求量为20万人。1个月后,情况发生变化,每人可支配时间仍为16小时,只是如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得收入160元。但实际每人每天只工作6小时,此时,需求量为50万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9月份时,平均每人只愿工作6小时,这是因为工资率的提高会引发( )。
A:替代效应 B:B.互补效应 C:递减效应 D:收入效应
统计资料表明,某国2013年8月份,工厂所在行业人才供求状况为:平均每天可支配时间16小时,平均每人每天如工作8小时,可得收入80元,此时需求量为20万人。1个月后,情况发生变化,每人可支配时间仍为16小时,只是如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得收入160元。但实际每人每天只工作6小时,此时,需求量为50万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工资率的变化是通过( )的作用对劳动力需求数量产生影响的,
A:规模效应 B:替代效应 C:互补效应 D:递减效应
某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在2008年之前基本上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在工资率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该地区劳动力需求也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失业人数大大增加,尤其是与外贸相关的产业,由于对外出口大幅度减少,就业人数下降最为明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在2008年之前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意味着该地区( )。
A: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基本相当 B:劳动力市场供求不会再发生变化了 C: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个均衡工资率 D: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个均衡就业量
某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在2008年之前基本上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在工资率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该地区劳动力需求也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失业人数大大增加,尤其是与外贸相关的产业,由于对外出口大幅度减少,就业人数下降最为明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危机导致该地区的工资率下降,同时劳动力需求也严重减少,这说明( )。
A:工资率下降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B:工资率下降对劳动力需求只产生了规模效应 C:工资率下降对劳动力需求只产生了替代效应 D:工资率并非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唯一因素
劳动力市场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现实中,经常会存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状态,这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摩擦力有关,例如企业并不都是按照所谓的通行市场工资率来支付工资,也不总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雇用的劳动力数量;而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也并非为获得更高的工资就经常性地变换雇主,或者因为对当前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不满意就立即辞职。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理想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力供求调整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可以在无成本情况下完成 B:劳动力市场均衡意味着在一个既定的市场工资率上,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需求数量正好相等 C: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不存在失业情况,但可能会存在劳动力短缺 D:劳动力市场均衡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被打破
MS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连锁经营酒店,在利用关系营销创造顾客终身价值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公司在研究A城市顾客对酒店服务需求情况时发现,由于需求出现了下降趋势,该城市酒店服务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而且在不同的季节,需求存在较大的波动。公司结合市场需求,竞争特点和自身优势,确定了以商旅人士为目标顾客的经营战略。 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公司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注重招聘高学历员工,并特别重视对员工文明教养,应变能力,亲和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的培训。另一方面,公司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顾客住店的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为了创造更高的顾客价值,公司通过与顾客结构性纽带关系,同时增加顾客附加财务利益和社会利益来创造顾客价值。例如,MS公司利用信息系统储存旅客信息档案,为再次光临的旅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等。公司还建立了专门部门,负责住店旅客意见调查和信息反馈工作,该部门还负责定期向一些顾客询问改进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MS公司对A城市酒店服务需求的分析,该城市顾客对酒店服务的需求属于( )。
A:负需求 B:下降需求 C:不规则需求 D:过度需求
下面哪个不是需求管理的过程()。
A:需求设计 B:需求获取 C:需求分析 D:需求变更
()不是培训需求的来源。
A:绩效评估结果 B:新的业务需求 C:内部薪酬调整 D:新技术的产生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当均衡点位于需求曲线中点以上的位置时( )。
A: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小于1 B: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等于1 C: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大于1 D: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