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51kg。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I3级,拟行二尖瓣置换术。血压120/7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75次/分。一直口服维持量地高辛。术前心超检查发现二尖瓣口面积为1cm,EF38%。经必要的术前准备后,择期在全麻复合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入手术室建立常规监测,轻度头低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穿刺刚完成患者诉胸闷,随即咳出多量泡沫样痰,血压85/5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1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83%。

提示:患者二尖瓣置换手术经过顺利,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室颤,经二次胸内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20min后转为房颤心律,血压85/50mmHg,心室率128次/分。提问:下述哪些措施有助于该患者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A:尽可能缩短并行循环时间 B:控制心室率低于100次/分 C:充分补液使左心室舒张末期足够充盈 D:维持满意的血压保证冠脉灌注压 E:维持低体温以降低机体耗氧量 F:血液稀释以增加心肌和组织氧供 G:应用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 H: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持适度的心肌收缩力 I:增加动脉血中的氧含量

患者女性,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心脏病,由于病情需要,现需服用普鲁卡因胺,该患者正在服用地高辛,氢氯噻嗪及钾剂以维持其心脏功能。

决定服用普鲁卡因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鲁卡因胺能够诱发或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B:普鲁卡因胺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 C:普鲁卡因胺能够延长心房及心室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 D:普鲁卡因胺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E:普鲁卡因胺能引起眩晕,耳鸣,头痛

在MODS的预防中,维持有效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基本措施是

A:换气 B:吸氧 C:输液 D:输血 E:维持循环泵功能

患者女,24岁,右眼睁眼困难8个月,视物成双3个月,晨起正常,午后明显加重,休息后减轻。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

若患者服用溴吡斯的明1年后突然出现呼吸肌严重无力,不能维持换气功能,以下哪项抢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依酚氯铵10mg B:保持呼吸道畅通 C: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D:及时行气管切开 E:加大溴吡斯的明剂量

患者女,37岁。自缢后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复苏后,为防治脑水肿给予脱水,降温治疗,维持肺功能稳定。

维持肺功能稳定最有效的药物是

A:多巴胺 B:毛花苷C C:阿托品 D:尼可刹米 E:654-2

某女性患者,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心脏病,由于病情需要,现需服用普鲁卡因胺,该患者正在服用地高辛、氢氯噻嗪及钾剂以维持其心脏功能。

决定服用普鲁卡因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普鲁卡因胺能够诱发或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B:普鲁卡因胺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 C:普鲁卡因胺能够延长心房及心室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 D:普鲁卡因胺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E:普鲁卡因胺能引起眩晕、耳鸣、头痛

某女性患者,57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心脏病,该患者长期服用地高辛、氢氯噻嗪及钾剂以维持其心脏功能,由于病情需要,现需服用普鲁卡因胺。

决定服用普鲁卡因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普鲁卡因胺能够诱发或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B:普鲁卡因胺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 C:普鲁卡因胺能够延长心房及心室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 D:普鲁卡因胺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E:普鲁卡因胺能引起眩晕、耳鸣、头痛

某女性患者,25岁,右眼睁眼困难8个月,视物成双3个月,晨起正常,午后明显加重,休息后减轻。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

若患者服用溴吡斯的明1年后突然出现呼吸肌严重无力,不能维持换气功能,以下哪项抢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依酚氯铵10mg B:保持呼吸道畅通 C: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D:及时行气管切开 E:加大溴吡斯的明剂量

关于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的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即行政管理的职能 B:社会工作强调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和权力解决问题 C:社会工作强调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 D:相对于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强调从更深层次上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