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地区从2000年开始发展旅游业。根据经验,该地所接待的游客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的A,B,C三个城市。在制定新的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该地决定对来访旅游需求状况开展特别调查。其中对A城市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A城市的居民人口为500万人。2004年,该市民中有100万人曾到国内其他地方旅游,平均每人外出旅游2次,每次外出旅游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天。在这些外出旅游者中,有20万人的出游目的地就是X地区。
除上述测算指标外,用以测量客源地庄稼活需求情况的其它指标还包括( )。
A:出游频率 B:出游动机 C:收入乘数 D:就业乘数 E:旅游者产生潜力指数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为()
A:斜率为负 B:向右上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向右下方倾斜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本题有问题)当价格上升15%时,邦需求贵下降了12.5%。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
A:0. 83 B:1. 2 C:1. 5 D:2. 0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为()
A:富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若2014年该农产品市场均价为4.4元/公斤,则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万元
A:2100 B:2400 C:2500 D:2600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Qs=-10+5P,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关于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农产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B:需求价格弹性等于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C: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价格的关系 D:供给收入弹性是指农产品供给量对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反应程度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Qs=-10+5P,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根据供求规律,如果A商品的市场需求增加,而供给量不变,则A商品的市场价格()。
A:不变 B:下降 C:上涨 D:D不动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Qs=-10+5P,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当A商品的价格由4元上涨到6元时,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是()。
A:0.67 B: 选项缺失(欢迎补充) C: 选项缺失(欢迎补充) D: 选项缺失(欢迎补充)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Qs=-10+5P,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根据A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可知,A商品弹性系数为()。
A: 选项缺失(欢迎补充) B: 选项缺失(欢迎补充) C: 选项缺失(欢迎补充) D:缺乏弹性
美育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关系是()
A:人类的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实用阶段和分化阶段 B:在分化阶段,人类物质文明分化为日用品和艺术品,向着实用和审美两个方向发展 C:审美和实用的分离阻碍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D:美育与物质文明是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