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城市有一面积为2000m的土地,该市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标准为每平方米每年25元。

该城市属于( )。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市 D: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某项研究在甲城市所有20所小学的约20000名小学生中进行近视患病率的调查,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4所小学,将抽到的学校的全部学生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视患病率为15%。而另一项在乙城市中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近视的患病2率为14%。比较两个城市小学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发现,乙城市小学普遍在可见设有眼保健操时间,并有老师监督,而甲城市无此措施。

在甲城市中进行的研究所选用的抽样方法为

A:多级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某项研究在甲城市所有20所小学的约20000名小学生中进行近视患病率的调查,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4所小学,将抽到的学校的全部学生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视患病率为15%。而另一项在乙城市中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近视的患病2率为14%。比较两个城市小学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发现,乙城市小学普遍在可见设有眼保健操时间,并有老师监督,而甲城市无此措施。

以下对该抽样方法的错误描述是

A:该方法便于组织 B:该方法抽样误差较小 C:该方法容易控制调查质量 D:该方法容易被调查对象接受 E:该方法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某项研究在甲城市所有20所小学的约20000名小学生中进行近视患病率的调查,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4所小学,将抽到的学校的全部学生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视患病率为15%。而另一项在乙城市中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近视的患病2率为14%。比较两个城市小学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发现,乙城市小学普遍在可见设有眼保健操时间,并有老师监督,而甲城市无此措施。

通过该项研究能得出如下哪个结论

A:眼保健操措施的实施与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有关 B:眼保健操措施的实施与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无关 C:甲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于乙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 D:甲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与乙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E:以上均不对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是( )。

A:以全体城市贫困人口为保障对象 B:以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为保障对象 C:以“三无”人员为保障对象 D: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为保障对象

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相关规定,城市低保对象有:( )。

A: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B: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共同生活的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C: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D: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E: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的对象为()。

A: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B: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 C: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货币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D: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平均生活水平4/5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下列哪些人属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

A:无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 B: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的城市居民 C:有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但都生活困难无力为其提供生活费的城市居民 D: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失业救济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失业人员及其家庭成员 E: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退休人员及其家庭成员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以下属于城市低保对象的有( )。

A:无生活来源的居民王某 B:无法定抚养人的孤儿贝贝 C: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的居民老李 D: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的居民刘大妈 E:有工作,但是领取的工资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老冯一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