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所正在对本地区工资差别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导致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平均工资差别越来越大。第二,随着本地区的经济高速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技能型蓝领工人的工资水平明显地超过普通体力工人。第三,本地区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开始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取代人工操作,结果导致这些企业的工资水平明显超过依然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同行。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第一种情况中的工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会化程度不同 B: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不同 C:地理位置不同 D:劳动力供求状况不同

某研究机构对于本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本地区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比较大;第二,本地区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之间的交叉工资弹性较高,而且为负值;第三,本地区目前处于一种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但是未来几年中,几家新建的企业将投产,而本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第四,某特殊行业的生产规模及所使用的技术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该行业过去的工资水平一直很高,本地的年轻人在上大学时纷纷报考与该行业有关的专业,今后几年,预计这些人大学毕业后,绝大部分会回到本地就业。

根据第一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比较高 B: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较低 C:该地区的劳动力供给量比较大 D:该地区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较大,这种情况不利于工资水平的提高

某年夏季,李某用挂号信(未保价)邮寄了一张身份证至江西省某县王某,邮寄费为人民币5元,结果信件在当地邮局工作人员A投递途中丢失,分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第一种情况,邮件运输及投递等环节均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第二种情况,该信件在投递环节恰逢当地发生洪灾,邮寄工作人员A等努力抢救邮件未成,最终导致邮件丢失。

根据《邮政法》,在第一种情况下,对于该信件的丢失,应由( )承担赔偿责任。

A:邮局工作人员A B:邮政企业 C:国家邮政局 D:江西省邮政管理局

某年夏季,李某用挂号信(未保价)邮寄了一张身份证至江西省某县王某,邮寄费为人民币5元,结果信件在当地邮局工作人员A投递途中丢失,分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第一种情况,邮件运输及投递等环节均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第二种情况,该信件在投递环节恰逢当地发生洪灾,邮寄工作人员A等努力抢救邮件未成,最终导致邮件丢失。

根据《邮政法》,在第一种情况下李某所获赔偿额应为( )。

A:5元 B:10元 C:15元 D:20元

某年夏季,李某用挂号信(未保价)邮寄了一张身份证至江西省某县王某,邮寄费为人民币5元,结果信件在当地邮局工作人员A投递途中丢失,分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第一种情况,邮件运输及投递等环节均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第二种情况,该信件在投递环节恰逢当地发生洪灾,邮寄工作人员A等努力抢救邮件未成,最终导致邮件丢失。

在第二种情况下,对于邮件的丢失,( )。

A:邮局工作人员A应承担赔偿责任 B:邮局工作人员A只承担过失赔偿责任 C:邮政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D:邮政企业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某女性患者,61岁,全牙列缺失,主诉原义齿咀嚼效率尚可,固位良好,但与本人原貌差别较大,要求重做全口义齿。口腔检查、牙槽嵴情况良好,颌位关系正常

在一般情况下,符合"中性区"排牙要求的正确方法是

A:将人工牙排在无牙颌的牙槽嵴顶 B:将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的舌侧 C:将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的腭侧 D:将上后牙排在牙槽嵴颊侧,下后牙颊尖位于牙槽嵴顶 E:以上均可

某市一房地产开发商兴建一栋26层的商住楼,于2012年12月招标后,由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承包,签订的施工合同工期为20个月。2013年2月,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部分隐蔽工程覆盖,建设单位要求将覆盖层剥离,施工单位以影响施工为由予以拒绝;2013年3月,施工单位因为工期紧张,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分包给另一家公司;2013年5月主体施工至四层时,开发商资金出现极度困难,难以按施工进度划款给施工单位,且无力还贷,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必须暂停兴建,报市建设局同意后,于5月20日用公函形式通知施工单位。通知书写明:鉴于本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重重,已无法维持正常施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并报市建设局同意,本工程暂停兴建;特通知解除与贵公司的合同,并请贵公司自接到本通知后3日内停止全部施工,6月15日前撤离施工现场。

关于建设单位发给施工单位通知的说法,正确的为( )。

A:甲方不能单方面通知解除合同 B:甲方应提出协商通知 C:甲方可以单方面通知解除合同 D:甲方通知解除合同的理由充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