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集体经济组织2009年末未分配收益为。15000元。2010年底,该村集体经济组织各损益类科目余额为:经营收入40000元,发包及上交收入55000元,补助收入50000元,其他收入8000元;经营支出25000元,管理费用65000元,其他支出5000元,投资收益18000元。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如下方案进行收益分配:按50%提取公积公益金,按15%提取福利费,按10%进行投资分利,按10%分配农户。
下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中,属于发包及上交收入的有( )。
A:拍卖荒山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B:村民承包集体耕地上交的承包金 C: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D:征用土地的补偿费
某村集体经济组织2007年末未分配收益为8000元。2008年底,该村集体经济组织各损益类科目余额为:经营收入30000元,发包及上交收入45000元,补助收入20000元,其他收入7000元;经营支出l8000元,管理费用48000元,其他支出5000元;投资收益l2000元。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如下方案进行收益分配:按50%提取公积公益金,按l5%提取福利费,按l0%进行投资分利,按10%分配农户。
根据有关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包及上交收入包括( )。
A:拍卖荒山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B:村民承包集体耕地上交的承包金 C: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D:征用土地补偿费
某村集体经济组织2010年末未分配收益为8000元。2011年底,该村集体经济组织各损益类科目余额为:经营收入30000元,发包及上交收入45000元,补助收入20000元,其他收入7000元;经营支出18000元,管理费用48000元,其他支出5000元;投资收益12000元。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如下方案进行收益分配:按50%提取公积公益金,按15%提取福利费,按10%进行投资分利,按10%分配农户。
根据有关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包及上交收入包括( )。
A:拍卖荒山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B:村民承包集体耕地上交的承包金 C: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D:征用土地补偿费
在某年农村合作经济统计中,大富村农民朱长桂家庭经营情况如下:家庭人口6人,其中父亲62岁,母亲56岁,但能顶劳力经常参加劳动;朱长桂夫妇身体健康,有小孩2人,正在读初中。当年种植粮食在市场出售收入12000元,存款利息1000元,出租库房收入3000元,饲养畜禽出售收入5000元,外出打工收入5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该农户家庭经营总收入是指当年实现的可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且可以在国家,集体,农民间进行分配的各项经营收入和______。
A:利息 B:财政性补贴 C:租金 D:财产性收入
某村合作经济组织2003年末未弥补亏损为7000元。2004年,该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本年收益60000元。经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讲座同意,按如下方案进行分配:按30%提取公积金,按20%提取公益金,按15%提取福利费,按10%进行投资分红,按10%分配农户。2005年3月,该村合作经济组织发现2004年有一笔银行存款利息收入800元没有入账。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村合作经济组织2004年度可分配收益为( )元。
A:53000 B:53800 C:60000 D:6080
某村合作经济组织2003年末未弥补亏损为7000元。2004年,该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本年收益60000元。经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讲座同意,按如下方案进行分配:按30%提取公积金,按20%提取公益金,按15%提取福利费,按10%进行投资分红,按10%分配农户。2005年3月,该村合作经济组织发现2004年有一笔银行存款利息收入800元没有入账。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底,该村合作经济组织按成员大会批准的分配方案进行收益分配后,“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税目的余额为( )。
A:借方7950元 B:借方9000元 C:贷方7950元 D:贷方9000
政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是通过()实现的。
A:税收 B:财政收入 C:税收和财政支出 D:按劳分配
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
A:满足个人消费的需要 B: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C:实现公平分配 D: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 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