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4岁6个月,因“入睡打鼾,张口呼吸伴呼吸暂停2年”来诊。查体:T,R,P,BP均正常;面色,口唇无发绀;可见张口呼吸,无鼻翼扇动,无三凹征;鼻腔通畅,鼻黏膜无充血,鼻中隔无偏曲;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I3度肿大,无红肿;腭垂居中,软腭无塌陷;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无颈静脉怒张;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活动好,双下肢不肿;甲床无苍白及发绀,无杵状指/趾。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措施是(提示结合临床表现考虑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A:鼻咽镜 B:纤维支气管镜 C:痰细菌培养 D:心脏超声 E:多导睡眠监测 F:变应原筛查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的是

A: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20%的抗菌药物 B: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 C: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 D: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 E: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

(药物临床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以健康受试者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

A:临床预试验 B:I1期临床试验 C:I2期临床试验 D:I3期临床试验 E:Ⅳ期临床试验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

A:I1期临床试验 B:I2期临床试验 C:I3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Ⅴ期临床试验

某男性患者,59岁,肥胖,体重104公斤,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史,有夜间睡眠打鼾及睡眠中憋醒出现,家属诉有睡眠中呼吸暂停情况。

提示:患者做多导睡眠图监测。提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

A: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B: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C: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D: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5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E:每晚10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F:每晚10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5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最坚固的眼眶壁是:

A:顶 B:内壁 C:底 D:外壁 E:所有眶壁相同坚固

最坚固的眼眶壁是:D

A:顶 B:内壁 C:底 D:外壁 E:所有眶壁相同坚固

()俞岱岩躲在何处,才逃过了一劫?

A:桌下 B:地道里 C:神像肚中 D:墙夹层中

设计地震动参数()

A:减速度 B:设计反应谱 C:地震动时程曲线 D:加速度

若发生地震时,人在室内,可以采取的躲避方法有()
①躲在坚固的家具附近或桌子下,床下
②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③躲在厨房,储藏室等小的地方
④躲在大的家电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