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5日,国际银行和厚泰公司,晓升公司三方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国际银行给厚泰公司贷款港币80万元,晓升公司为该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三方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盖章后,国际银行依约给厚泰公司发放港币80万元的贷款。贷款到期后,厚泰公司未依约还款付息,晓升公司也未履行担保义务。国际银行向法院起诉,法院认为,厚泰公司应当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晓升公司的担保已过保证期限,因此免除担保责任。晓升公司未提起上诉。

如果厚泰公司对一审判决中向国际银行承担违约责任的部分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的被上诉人应是:( )

A:国际银行 B:晓升公司 C:国际银行和晓升公司 D:国际银行和晓升公司列不列为被上诉人均可

以下给出的是某国某年简化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概括了该国该年主要国际收支项目的收支情况。(单位:亿美元)

该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是( )。

A: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 B: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收支双顺差 C: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收支双逆差 D: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在()

A: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B: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C: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D:国际分工影响各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E: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产业国际竞争力成长的投资驱动阶段的特征是()。

A:国际竞争力衰落的阶段,企业试图通过影响或操纵国家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B:运用和改进从其他国家获得的技术,创造发明新的技术,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 C:产业竞争力优势的确立以国家及企业的积极投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 D:成功产业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 )。

A:一国一公司在时间市场上均衡地生产㈩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B: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 C:是一个静态的、绝对的指标 D: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指标 E:由竞争力基础、竞争过程和现实竞争力构成的

首次提出企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是( )。

A:1985年的《关于竞争力的报告》 B:1985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C:1994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D:1994年的《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

首次提出企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是( )。

A:1985年的《关于竞争力的报告》 B:1985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C:1994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D:1994年的《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

首次提出企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是( )。

A:1985年的《关于竞争力的报告》 B:1985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C:1994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D:1994年的《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