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有2年慢性腹痛病史,食欲减退,排便习惯改变。自觉疲劳,入睡困难,关节一直疼痛不适。体重无明显改变。检查发现他有情感贫乏。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正常。
该患者各项检查均正常,不适合该患者的治疗建议是
A: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解释工作 B:建议其去神经专科就诊,并做好随诊计划 C:适当给予匹维溴胺治疗 D:给予微生态制剂 E:给予高纤维膳食
患儿女,1岁半。腹泻2月余,患儿体重不增,食欲差。查体:身长正常,体重8.7kg,皮肤干燥,诊断为营养不良。
该患儿属于
A:正常体重 B:轻度营养不良 C:中度营养不良 D:重度营养不良 E:极重度营养不良
男,2岁3个月,自幼牛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平素纳差,近半月来腹泻呈水样便,一日4~5次。体检:体重6kg,身高75cm,头围47cm,精神萎靡,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皮下脂肪消失。
患儿饮食调整方案应是( )
A:给予高热量饮食,增加辅食的摄入 B: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C:按应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D: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250~3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E:按现有体重,每日热量从165~230kJ/kg逐步增加到500~727kJ/kg
某男性患者,57岁,记忆力减退半年,逐渐出现痴呆症状,如注意力不易集中、表情淡漠、大小便失禁。1年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反应迟钝。脑神经正常,眼底无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反射。
该患者头颅CT提示脑室系统(包括第四脑室)明显扩大,腰穿脑脊液压力200mmH
O,脑脊液常规、生化均同正常范围。
该患者的诊断及其最佳处理应该为
A:脑积水,继续观察 B: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 C:正常压力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 D:正常压力脑积水,继续观察 E: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 F:正常压力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
某男性患者,57岁,记忆力减退半年,逐渐出现痴呆症状,如注意力不易集中、表情淡漠、大小便失禁。1年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反应迟钝。脑神经正常,眼底无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反射。
患者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改善。但出院1个月后患者出现持续发热,并且又出现痴呆症状和大小便失禁。
此时,患者可能发生
A:脑积水 B:感冒 C:分流管感染 D:分流管腹腔端包裹 E:分流管堵塞 F:分流管脑室端包裹
某男性患者,57岁,记忆力减退半年,逐渐出现痴呆症状,如注意力不易集中、表情淡漠、大小便失禁。1年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反应迟钝。脑神经正常,眼底无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反射。
患者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改善。但出院1个月后患者出现持续发热,并且又出现痴呆症状和大小便失禁。
此时正确的处理为
A:立即更换分流管,重新做分流 B:行脑室-心房分流 C: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确认感染控制后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或脑室-心房分流 D:拔除分流管 E: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培养加药敏试验 F:行抗感染治疗
某女性患者,59岁,进食后有胀满感,腹痛,体重急剧下降,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现出现黄疸,上腹部可扪及肿块,超声检查示胰头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肿块,向周围蟹足样浸润,胆管及胰管显著扩张。
在和壶腹癌鉴别时,支持壶腹癌的特征为
A:黄疸发生早 B:肿瘤一般较小 C:扩张的胰管和胆管的长度较长 D:胰管扩张明显 E:肝内外胆管扩张可不明显 F: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更明显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们在40岁以后如果大腹便便的话,今后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者其他痴呆病的风险将会增加。据美国媒体3月27日报道,这项研究发现,如果人到中年的时候胃部储存了大量的脂肪,以后患上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对于那些体重没有超标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而此前的说法是将身体肥胖的中年人士涵盖在患病的高风险人群中。
此前的研究认为,这种腹部的脂肪堆积,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材,还增加了人们患上多种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等。而这项新研究报告的作者,美国凯撒医疗中心加州奥克兰分部的瑞切尔·惠特默认为,目前应当将痴呆症也加入上述风险当中。
这项研究的实验对象涉及到6583人,其中有男有女,他们曾经在40至45岁的时候接受过体检,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测量他们背部与上腹部之间的距离,研究者们认为,那些数值超过10英寸(25.4厘米)的人士,属于腹部肥胖人群,研究人员又将这些实验对象36年后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1049人患上阿尔海默氏病以及其他类型的痴呆症。
实验者们得出结论,与那些体重正常,腹围较小的人相比;体重正常、腹围较大的人患有痴呆症的几率高出89%,体重超标、腹围较小的人患病几率高出81%,但是如果他们的腹围较大的话,患病风险则要高出2倍。
惠特默表示,目前并不清楚为什么腹部脂肪堆积会促进痴呆症的发生,不过有可能是因为这些脂肪会()一种损伤大脑的物质。
下列说法和短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腹围较大的人增加了患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的危险 B:最新研究证明腹围较大的人还增加了患痴呆病的危险 C:腹围较大的人患痴呆病危险增大的原因已经被发现 D:研究人员是对相同人群,40岁至45岁以及75至80岁医疗记录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的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们在40岁以后如果大腹便便的话,今后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者其他痴呆病的风险将会增加。据美国媒体3月27日报道,这项研究发现,如果人到中年的时候胃部储存了大量的脂肪,以后患上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对于那些体重没有超标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而此前的说法是将身体肥胖的中年人士涵盖在患病的高风险人群中。
此前的研究认为,这种腹部的脂肪堆积,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材,还增加了人们患上多种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等。而这项新研究报告的作者,美国凯撒医疗中心加州奥克兰分部的瑞切尔·惠特默认为,目前应当将痴呆症也加入上述风险当中。
这项研究的实验对象涉及到6583人,其中有男有女,他们曾经在40至45岁的时候接受过体检,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测量他们背部与上腹部之间的距离,研究者们认为,那些数值超过10英寸(25.4厘米)的人士,属于腹部肥胖人群,研究人员又将这些实验对象36年后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1049人患上阿尔海默氏病以及其他类型的痴呆症。
实验者们得出结论,与那些体重正常,腹围较小的人相比;体重正常、腹围较大的人患有痴呆症的几率高出89%,体重超标、腹围较小的人患病几率高出81%,但是如果他们的腹围较大的话,患病风险则要高出2倍。
惠特默表示,目前并不清楚为什么腹部脂肪堆积会促进痴呆症的发生,不过有可能是因为这些脂肪会()一种损伤大脑的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阿尔茨海默氏病是痴呆病的一种 B:身体肥胖的中年人是高患病风险人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C:体重没有超标,但是腹围较大的人患上痴呆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D:腹部脂肪堆积,仅仅影响人们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