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属于
A:循证医学的一级证据 B:循证医学的二级证据 C:循证医学的三级证据 D:循证医学的四级证据 E: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
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属于
A:循证医学的一级证据 B:循证医学的二级证据 C:循证医学的三级证据 D:循证医学的四级证据 E: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
根据专家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的诊治方案属于
A:循证医学的一级证据 B:循证医学的二级证据 C:循证医学的三级证据 D:循证医学的四级证据 E: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
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做出的系统评述属于
A:循证医学的一级证据 B:循证医学的二级证据 C:循证医学的三级证据 D:循证医学的四级证据 E: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
某新建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泵房、进水闸、防洪闸、压力水箱和穿堤涵洞。工程所在地的主汛期为6月-9月。合同双方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部分内容如下:(1)合同工期18个月,工程计划2012年11月1日开工,2014年4月30日完工;(2)签约合同价为810万元;(3)工程质量保证金为签约合同价的5%。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根据施工方案及安全度讯要求,承包人编制了进度计划,并获得监理人批准。其部分进度计划见表1(不考虑前后工作的搭接,每月按30天计)。
表1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部分)
事件2:为加强项目部管理,承包人提出更换项目经理并按合同约定的要求履行了相关手续。承包人于2013年2月25日更换了项目经理。
事件3:由发包人组织采购的水泵机组运抵现场,承包人直接与供货方办理了交货验收手续,并将随同的备品条件、专用工器具与资料清点后封存,在泵站安装时,承包人自行启用一封存的专用工器具。
事件4:合同工程完工证书颁发时间为2014年7月1 0日。承包人在收到合同工程完工证书后,向监理人提交了包括变更及索赔金额、工程预付款扣回等内容的完工付款申请单。
事件2中,承包人更换项目经理应办理哪些手续?
事件二中,承包人更换项目事先征得发包人同意,并应在更换14天前通知发包人和监理人。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单位任命项目经理需要向建设单位提供哪些证明( )
A:劳动合同 B:缴纳的社会保险 C:项目经理持有的注册执业证书 D:职称证书 E:授权范围
某工程,实施工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 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地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事件3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哪些资格证明材料?
还要补充的材料为: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分包单位项目经理授权书、安全生产协议、分包合同。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单位任命项目经理需要向建设单位提供哪些证明( )。 2016
A:劳动合同 B:缴纳的社会保险 C:项目经理持有的注册执业证书 D:职称证书 E:授权范围
背景资料
某河道整治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有河道疏浚、原堤防加固、新堤防填筑等。承包人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为9个月(每月按30天计算,下同),2015年10月1日开工。承包人编制并经监理人同意的进度计划如图所示:
本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如期开工,但因征地未按期完成,导致临时交通道路推迟20天完成。发包人要求承包人采取赶工措施,保证工程按合同要求的工期目标完成,承包了确定了工期优化方案:
(1)原堤防加固,按增加费用最小原则进行工期优化,相应的工期优化,费用关系见下表:
(2)新堤填筑,采用增加部分关键工作的施工班组,组织平行施工优化工期,计划调整费用增加情况见下表:
(3)河道疏浚,计划于2015年12月1日开始项目部按优化措施编制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及赶工措施报告,并上报监理人批准。
事件二:项目经理因患病经常短期离开施工现场就医,鉴于项目经理健康状况,承包人按合同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后,更换了项目经理。
事件三:承包人在取得合同工程完工证书后,向监理人提交完工付款申请,包括发包人已支付承包人的工程款,并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
事件四:承包人在编制竣工图时,对其中图面变更比例超过1/3的施工图进行了重新绘制,并按档案验收要求进行编号和标注。
根据事件二,分别说明项目经理短期离开施工现场和承包人更换项目经理应履行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