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普通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办理该项目的招标事宜。公布招标信息后,在投标截止时间内,收到A,B,C,D,E,F共6家施工企业的投标文件,施工企业G的投标文件晚了一天送,已向招标人作出书面解释。各施工企业均按招标文件的规定提供了投标保证金。招标代理机构按规定确定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共计7人,并授权该评委会确定中标人。开标时发现D企业的投标文件关键内容字迹重叠,不易辨认,但进行澄清和补正。评标过程中发现C企业的投标报价明显低于标底,但C企业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后确定中标单位为B企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该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由投标人代表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B:委托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领导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C:从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家名单中,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D:按规定的技术经济专家构成比例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某普通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办理该项目的招标事宜。公布招标信息后,在投标截止时间内,收到A,B,C,D,E,F共6家施工企业的投标文件,施工企业G的投标文件晚了一天送,已向招标人作出书面解释。各施工企业均按招标文件的规定提供了投标保证金。招标代理机构按规定确定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共计7人,并授权该评委会确定中标人。开标时发现D企业的投标文件关键内容字迹重叠,不易辩认,但进行澄清和补正。评标过程中发现C企业的投标报价明显低于标底,但C企业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后确定中标单位为B企业。
下列关于该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由投标人代表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B:委托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领导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C:从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家名单中,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D:按规定的技术经济专家构成比例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招标人针对某拟建办公楼,采用公开招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并编制了招标文件,内容包括:(1)招标公告;(2)投标须知;(3)通用条件;(4)专用条件;(5)合同格式;(6)图纸;(7)工程量清单;(8)中标通知书;(9)评标委员会名单;(10)投标文件格式等。 2006年4月3日发布了施工招标公告,规定外省市投标单位必须增加一倍的投标保证金。施工招标文件于2006年5月8日8点开始发售,2006年5月11日17点停止发售,2006年6月5日17点为投标截止时间,2006年6月7日上午9点由招标人主持开标会。但本次招标由于招标人的原因导致招标失败。 招标人重新招标后于2006年8月12日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在随后的合同谈判中,双方发生了下面的以下分歧:招标工期520天,中标施工单位的投标工期480天,而计算的定额工期560天,因此,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在原中标价的基础上给予80天的经济补偿;建设单位建议将合同工期调整为520天,但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根据题意,回答下述问题:
该项目招标文件内容中不应包括( )。
A:招标公告 B:中标通知书 C:评标委员会名单 D:投标文件格式
招标人针对某拟建办公楼,采用公开招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并编制了招标文件,内容包括:(1)招标公告;(2)投标须知;(3)通用条件;(4)专用条件;(5)合同格式;(6)图纸;(7)工程量清单;(8)中标通知书;(9)评标委员会名单;(10)投标文件格式等。 2006年4月3日发布了施工招标公告,规定外省市投标单位必须增加一倍的投标保证金。施工招标文件于2006年5月8日8点开始发售,2006年5月11日17点停止发售,2006年6月5日17点为投标截止时间,2006年6月7日上午9点由招标人主持开标会。但本次招标由于招标人的原因导致招标失败。 招标人重新招标后于2006年8月12日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在随后的合同谈判中,双方发生了下面的以下分歧:招标工期520天,中标施工单位的投标工期480天,而计算的定额工期560天,因此,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在原中标价的基础上给予80天的经济补偿;建设单位建议将合同工期调整为520天,但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根据题意,回答下述问题:
在首次招标过程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包括( )。
A:规定外省市投标单位必须增加一倍的投标保证金 B:2006年5月11日17点停止发售 C:2006年6月7日9时开标 D:开标会议由招标人主持
招标人针对某拟建办公楼,采用公开招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并编制了招标文件,内容包括:(1)招标公告;(2)投标须知;(3)通用条件;(4)专用条件;(5)合同格式;(6)图纸;(7)工程量清单;(8)中标通知书;(9)评标委员会名单;(10)投标文件格式等。 2006年4月3日发布了施工招标公告,规定外省市投标单位必须增加一倍的投标保证金。施工招标文件于2006年5月8日8点开始发售,2006年5月11日17点停止发售,2006年6月5日17点为投标截止时间,2006年6月7日上午9点由招标人主持开标会。但本次招标由于招标人的原因导致招标失败。 招标人重新招标后于2006年8月12日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在随后的合同谈判中,双方发生了下面的以下分歧:招标工期520天,中标施工单位的投标工期480天,而计算的定额工期560天,因此,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在原中标价的基础上给予80天的经济补偿;建设单位建议将合同工期调整为520天,但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根据题意,回答下述问题:
在重新招标以及合同谈判过程中,有关方面的不妥之处包括( )。
A:2006年8月12日招标发出了中标通知书 B:中标的施工单位要求80天的经济补偿 C:建设单位建议将合同工期调整为520天,但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D:合同工期为480天
某普通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办理该项目的招标事宜。公布招标信息后,在投标截止时间内,收到A,B,C,D,E,F共6家施工企业的投标文件,施工企业G的投标文件晚了一天送,已向招标人作出书面解释。各施工企业均按招标文件的规定提供了投标保证金。 招标代理机构按规定确定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共计7人,并授权该评委会确定中标人。开标时发现D企业的投标文件关键内容字迹重叠,不易辨认,但进行澄清和补正。 评标过程中发现C企业的投标报价明显低于标底,但C企业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后确定中标单位为B企业。
下列关于该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由投标人代表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B:委托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领导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C:从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家名单中,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D:按规定的技术经济专家构成比例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
近年来由于技术革新,产品销路逐年扩展,原有的供应商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决定再选择新的原料供应商。企业采购部门过去一般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这次决定采用招标方法,采购部门提出了招标条件,但对投标者的资格不预限制。只要符合招标条件的供应商都可竞标,企业从中选择最有利的供应商签订协议。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采购部门采取的招标方法属于( )。
A:限定性招标 B:公开招标 C:择优招标 D:比较招标
招标项目设标底的,招标人应当在()公布标底。
A:招标文件中 B:开标时 C:评标时 D:中标公示时
下列关于高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差是地面点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之差 B:高差大小与高程起算面有关 C:高差没有正负之分 D:高差的符号由地面点位置决定
下列符合同路由、近距离敷设多条直埋线路的标石埋设规定的是()。
A:同沟敷设时只在其路由上埋设一块标石 B:同沟敷设多条光缆的接头处只埋设一块接头标石 C:两条缆的分设沟距超过5m、平行长度超过50cm时,两条缆要分别埋设标石 D:同沟敷设多条光缆的接头处应各自分别埋设一块接头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