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4m,7度设防烈度,抗震等级二级。底层一双肢剪力墙,如图4-23所示,墙厚均为200mm,采用C35混凝土。

该底层墙肢1边缘构件的配筋形式如图4-24所示,其轴压比为0.45,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f=270N/mm,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5mm。试问,其箍筋采用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A:φ6@100 B:φ8@100 C:φ10@100 D:φ12@100

某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及B支座配筋,如图1-4-2所示,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400,

已知梁截面有效高度h=660mm,B支座处梁上部纵向钢筋拉应力标准值σ=220N/mm,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p=0.992%,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计算纵向钢筋配筋率p=0.0187,问,梁在支座处短期刚度B(N·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27x10 B:9.79x10 C:1.15x10 D:1.31x10

有一座在满堂支架上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梁桥,跨径布置为60m+80m+60m,在两端各设置伸缩缝A和B。采用C40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总体布置如图13-26所示。

假定伸缩缝A安装时的温度t为20℃,桥梁所在地区的最高有效温度值为34℃,最低有效温度值为-10℃,大气湿度R为55%,结构理论厚度h≥600mm,混凝土弹性模量E=3.25x10MPa,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为1.0x10,预应力引起的箱梁截面上的法向平均压应力σ=8MPa。箱梁混凝土的平均加载龄期为60d。试问,由混凝土徐变引起伸缩缝A处的伸缩量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徐变系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表6.2.7采用。

A:-55 B:-31 C:-39 D:+24

某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91m,首层层高4.6m。该建筑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I2类建筑场地。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纵向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

首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柱C截面为800mmx800mm,柱内钢骨为十字形,如图13-25所示,图中构造钢筋于每层遇钢框架梁时截断。试问,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最低要求的C柱内十字形钢骨截面面积(mm)和纵向配筋,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6832,1222+(构造筋414) B:26832,1225+(构造筋414) C:21660,1222+(构造筋414) D:21660,1225+(构造筋414)

根据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分为:

A: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抗冻混凝土 B: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 C: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D:干硬性混凝土,低塑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

某公司中标一座城市跨河桥梁,该桥跨河部分总长101.5m,上部结构为30m+41.5m+3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项目部编制的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有:为满足河道18m宽通航要求,跨河中间部分采用贝雷梁-碗扣组合支架形式搭设门洞;其余部分均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满堂支架两部分内容,并计算支架结构的强度和验算其稳定性。   项目部编制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其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有:   (1)优化配合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降低水泥水化热产生的热量;   (2)选择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时候浇筑混凝土;   (3)对支架进行监测和维护,防止支架下沉变形;   (4)夏季施工保证混凝土养护用水及资源供给。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在现场进行了口头安全技术交底。

对本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进行补充。

①减少水泥用量②掺外加剂(缓凝、减水)③控制坍落度(100-140mm)④分层浇筑⑤二次振捣⑥二次抹面⑦通冷却水管⑧投毛石⑨控制温差

某公司承建城市桥区泵站调蓄工程,其中调蓄池为地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池内平面尺寸为62.0m×17.3m,筏板基础。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埋深6.6m。设计基坑长63.8m,宽19.1m,深12.6m,围护结构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排桩+2道φ609mm钢支撑,桩间挂网喷射C20混凝土,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基坑围护桩外侧采用厚度700mm止水帷幕,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中,基坑土方开挖至深度8m处,侧壁出现渗漏,并夹带泥沙;迫于工期压力,项目部继续开挖施工;同时安排专人巡视现场,加大地表沉降、桩身水平变形等项目的检测频率。   按照规定,项目部编制了模板支架及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拟在基坑单侧设置泵车浇筑调蓄池结构混凝土。

根据本工程特点,试述调蓄池混凝土浇筑工艺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及其含泥量,选用合适的缓凝剂、碱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20mm即可。 (2)浇筑与振捣措施: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以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 (3)养护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教材P225)

某分洪闸位于河道提防上,该闸最大分洪流量为300m3/s,河道提放级别为2级。该闸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闸室底板及墩墙设计采用C25W4F100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并按照混凝土试验有关标准制作了混凝土试块,对混凝土各项指标进行试验。   事件2:为有效控制风险,依据《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T50927-2013),施   工单范围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把风险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损失大、概率大的风险,第二类为损失小、概率大的风险,第三类为损失大、概率小的风险,第四类为损失小、概率小的风险,针对各类风险提出了风险规避等处置方法。   事件3:在启闭机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人员不慎从作业高度为12.0m的高出坠落。事故造成了1人死亡,1人重伤。

根据事件1,在混凝土拌合料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后,如保持混凝土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混凝土拌合用水量、水胶比和强度将发生什么变化?

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量、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分为()

A: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B: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抗冻混凝土 C: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 D:干硬性混凝土、低塑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

()不是特种混凝土。

A:水下混凝土 B:粘土耐火混凝土 C:防水混凝土 D:沥青耐酸混凝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