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下列Ⅰ、Ⅱ、Ⅱ、Ⅳ四种不同尺寸的基坑。从有利于基坑稳定性而言,下面()是正确的。(选项中的">"表示"优于")Ⅰ.30m×30m方形Ⅱ.10m×10m方形Ⅲ.10m×30m长方形Ⅳ.10m直径的圆形()
A:Ⅳ>Ⅱ>Ⅲ>Ⅰ B:Ⅳ>Ⅱ>Ⅰ>Ⅲ C:I>Ⅲ>Ⅱ>Ⅳ D:Ⅱ>Ⅳ>Ⅲ>Ⅰ
A、B、P1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m,20m)、(20m,30m),实地利用测距仪或钢尺丈量A点到P1点的距离D为50m,A点到B点的距离为100m。则由截距法可得P1点坐标为()。
A:(10m,15m) B:(15m,25m) C:(20m,30m) D:(25m,35m)
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m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断开到落地过程:(g=10m/s2)()
A:下落时间为4s B:下落时间为
s C:落地速度为10m/s D:落地速度为30m/s
从某高处将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前5s内(物体未落地)物体的()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某升降机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m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断开到落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A: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m B: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5s C:落地速度的大小为10m/s D:落地速度的大小为30m/s
小石子在离水平地面35m处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石子()
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7s B: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70m/s C:落地前的路程为35m D: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则(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前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B: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0m C:第2s末到第4s末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s D:第2s内和第4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不相同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下列Ⅰ、Ⅱ、Ⅲ、Ⅳ四种不同平面尺寸的基坑。从有利于基坑稳定性而言,()是正确的。(选项中的“>”表示“优于”)Ⅰ.30m×30m方形Ⅱ.10m×10m方形Ⅲ.10m×30m长方形Ⅳ.10m直径的圆形
A:Ⅳ>Ⅱ>Ⅲ>Ⅰ B:Ⅳ>Ⅱ>Ⅰ>Ⅲ C:Ⅰ>Ⅲ>Ⅱ>Ⅳ D:Ⅱ>Ⅳ>Ⅲ>Ⅰ
高于30m的一类防雷建筑,应采取的防侧击的措施有()。
A:在电源引入的分支点处,设置电流传感器 B:从30m起,每隔10m沿建筑物四周水平敷设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C: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相连 D: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如图3-2所示,A、B、P1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m,20m)、 (20m,30m),实地利用测距仪或钢尺丈量A点到P1点的距离D1为50m,A点到B点的距离为100m。则由截距法可得P1点坐标为()。 
A:(10m,15m) B:(15m,25m) C:(20m,30m) D:(25m,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