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2岁,因“右颈部黑色肿物8年”来诊。皮肤科查体:皮损呈半球形隆起,绿豆大小,表面平滑,无毛。

关于本病,叙述正确的有( 提示 组织病理学:真皮内大量的痣细胞团块,呈巢状或条索状,含有中等量的黑色素。)

A:皮损一般不增大 B: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部 C:皮损不发生于掌跖和生殖器部位 D:皮损表面可有毛发,较正常粗 E:皮损一般平滑,不隆起于皮面,无毛 F:面部皮损可自行消退

 患者男,60岁,因“瘙痒,红斑1个月”来诊。查体:头面,颈项部,胸部和上肢伸侧及双手见弥漫红斑,肥厚,脱屑伴抓痕血痂,其他部位无皮损。

当前合适的治疗包括(提示 患者皮损初发于双手,系使用过期花露水洗手后发病。发病前后无过度日晒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服用降压灵和二甲双胍多年,无反应史。耳后,眉弓,颏下无皮损。发病后曾用冰黄肤乐软膏,青鹏膏,芦荟胶治疗逐渐加重。)

A:停用降压灵 B:停用二甲双胍 C:停用以前所有外用药 D:避光 E:手部肥厚皮损使用曲安奈德新霉素硬膏 F:系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G:局部外用中,强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H:仅用清水洗手洗浴,洗后使用凡士林保湿

病历摘要:男性,40岁,头面躯体,四肢皮肤发红伴脱屑1周,起病前有上感,咽喉部疼痛,家庭中无类似患者,体检:颜面潮红,躯干见大小不等基底发红边界清楚的鳞屑性斑块,第1,2指节背面,手腕毳毛贯穿,除去角栓,可见小凹陷,指趾甲混浊肥厚。

若该患者治疗不当,发展为剥脱性皮炎时,可出现下面情况

A:典型的毛囊角化性丘疹不明显 B:皮损中有岛屿状正常皮肤 C:口角部可发生痛性等皮裂 D:下眼睑可外翻 E:头发可脱落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0岁。1991年12月初无诱因,左侧下颌部出现小片糜烂渗液,不久右侧颌下亦出现类似病变。外涂肤轻松软膏。治疗效果不佳。以湿疹于1992年4月13日收治。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情况:颌下两侧各有一处不整形片状浸润性斑块,约有银圆样大小。境界清楚,略隆起,表面粗糙,色素沉着。颌下两侧皮损痛,触,冷,温觉消失。右侧腰背部有2片色素沉着斑。右上臂外侧有指甲盖大2~3处散在淡红色皮疹,类似湿疹略呈环状。右前臂中段尺侧有拇指甲盖大色素斑,平滑,触,痛觉消失。右前上臂桡侧皮肤触觉存在,温觉消失。双侧耳大神经粗大,右侧尺神经粗大。右侧腓总神经较左侧明显粗大。

右上臂皮肤组织真皮层肉芽肿性病变,其内见大量泡沫状细胞。未查见抗酸杆菌。根据病史特点,该患者可诊断为:

A:瘤型麻风 B:结核样型麻风 C:覃样肉芽肿 D:寻常狼疮 E:疣状皮肤结核

某男性患者,31岁,发现头皮下肿物10年,渐进性增大,近6个月来生长较快。查体:右侧顶部一5cm大小局部隆起,质地较硬,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

X线检查发现右顶骨外板圆形局限性高密度影,诊断最可能为

A:颅骨骨瘤 B:头皮肿物 C:颅骨骨髓炎 D:颅骨成骨细胞瘤 E:颅骨纤维肉瘤

某男性患者,30岁,一周前晨起起床时自觉左口角无力,不自主流涎,照镜子时发现左眼无法闭合,左侧口角下垂。不伴有听力下降,耳鸣及眩晕。既往无类似病史。查体:左侧额纹消失,左眼睑闭合不全,眦牙时口角偏向右侧,吹口哨不能。鼓膜标志清晰。

对于贝尔氏面瘫,下列哪些治疗是正确的:  提示:该患者纯音测听气骨导的阈值均正常,耳廓及外耳道无红肿,疱疹,鼓膜色泽正常,光锥完整。颞骨影像学检查未见面神经走形部位有肿物影。结合病史,初步考虑该患者为贝尔氏面瘫。

A:糖皮质激素口服或者静脉使用 B: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住 C:静脉滴住抗生素 D:神经营养制剂,ATP,辅酶A E:面神经减压术 F:面神经移植术 G:静脉用止血剂 H:抗病毒药物治疗

保温层与墙体以及各构造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

A:脱层 B:空鼓 C:起皮、裂缝 D:并应平整

内墙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且平整、无起皮、()。

A:无粉化 B:无裂缝 C:无污染 D:无皱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