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信号的检测是DNA芯片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不可采用激光共聚焦芯片扫描仪检测信号的标记物质有

A:FITC B:FAM C:量子点 D:生物素 E:Cy5

 杂交信号的检测是DNA芯片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不可采用CCD芯片扫描仪检测信号的标记物质有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羧基荧光素 C:亲和素 D:Cy5 E:Cy3

 杂交信号的检测是DNA芯片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无须通过免疫显色法进行检测的标记物质有

A:地高辛 B:过氧化物酶 C:亲和素 D:生物素 E:Cy3

背景资料 A 安装公司承包某分布式能源中心的机电安装工程,工程内容有:三联供(供电、供冷、供热)机组、 配电柜、水泵等设备安装和冷热水管道、电缆排管及电缆施工。三联供机组、配电柜、水泵等设备由业主采 购;金属管道、电力电缆及各种材料由安装公司采购。 A 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见表 5)、预算费用计划和质量预控方案。对业主采 购的三联供自己、水泵等设备检查、结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基础验收合格后,采用卷扬机及滚 杠滑移系统将三联供机组二次搬运、吊装就位。安装中设置了质量控制点、做好施工记录,保证安装质量, 达到设计及安装说明书要求。 在施工中发生了以下 3 个事件: 事件 1:项目部将 2000m 电缆排管施工分包给 B 公司,预算单价为 120 元/m,在 3 月 22 日结束时检测, B 公司只完成电缆排管施工 1000m,但支付给 B 公司的工程进度款累计已达 160000 元,项目部对 B 公司提 出警告,要求加快施工进度。 事件 2:在热水管道施工中,按施工图设计位置施工,碰到其他管线,使热水管道施工受阻,项目部向 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要求改变热水管道的走向,结果使水泵及管道安装工作拖延到 4 月 29 日才完成。 事件 3:在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试运行验收中,有一台三联供机组员噪音较大,经有关部门检验分析及 项目部提供的施工文件证明,不属于安装质量问题,后增加机房的隔音设施,验收通过。 问题

5.针对事件 3 中,施工单位需要哪些资料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参考答案

针对事件 3 中,施工单位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需要以下资料:P430 施工图纸、设备技术资料、设计说明书、设计变更单及有关技术文件;合同。(6 分)

背景资料   某高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外罐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屋面为现烧钢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级为1级。采用卷材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钢结构安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钢构件现场堆放存在问题。现场堆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够完善。劳动力进场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防火隔离处理进行了检查,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查。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屋面卷材防水进行了检查,法线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图示如下,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四:工程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部分验收。

  3:事件三中,指出防水节点施工图做法图示中的错误?

  错误:  1)防水层高度200(250);  2)阴角直角(应为圆弧形)  3)现浇混凝土楼板与保温层一起(中间设置隔离层)  4)防水层只设一道( Ⅰ级 防水设两道防水)  5)防水附加层没有(防水层下设置附加层)  6)现浇砼楼板与保温层之间没有隔离层  7)立面防水层收头没有处理(金属压条钉压,密封材料封严)

某学校活动中心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二层,采用自然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督查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检查混凝土运输单。并做好混凝土扩展度测定等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构施工至四层时,施工单位进场一批72吨18螺纹钢筋,在此前因同厂家、同牌号的该规格钢筋已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施工单位对此批钢筋仅抽取一组试件送检,监理工程师认为取样组数不足。   事件三: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主持、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参加,总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验收主持及参加人员均不满足规定,要求重新组织验收。   事件四:该工程交付使用7天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在对室内环境的甲醛、苯、氨、TVOC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30分钟后进行检测,在对室内环境的氨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2小时后进行检测。

事件一中,除已列出的工作内容外,施工单位针对混凝土运输单还要做哪些技术管理与测定工作?

核对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混凝土强度等级、核查混凝土运输时间、测定混凝土坍落度,必要时测定混凝土的扩展度。

某学校活动中心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二层,采用自然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督查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检查混凝土运输单。并做好混凝土扩展度测定等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构施工至四层时,施工单位进场一批72吨18螺纹钢筋,在此前因同厂家、同牌号的该规格钢筋已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施工单位对此批钢筋仅抽取一组试件送检,监理工程师认为取样组数不足。   事件三: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主持、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参加,总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验收主持及参加人员均不满足规定,要求重新组织验收。   事件四:该工程交付使用7天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在对室内环境的甲醛、苯、氨、TVOC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30分钟后进行检测,在对室内环境的氨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2小时后进行检测。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还应增加哪些钢筋原材检测项目?通常情况下钢筋原材检验批量最大不宜超过多少吨?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还应增加:伸长率、单位长度重量比   (2)通常情况下钢筋原材检验批量最大不宜超过60吨;   (3)监理工程师的意见不正确   在此前因同厂家、同牌号的该规格钢筋已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批量扩大一倍为120吨一批次;

某学校活动中心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二层,采用自然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督查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检查混凝土运输单。并做好混凝土扩展度测定等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构施工至四层时,施工单位进场一批72吨18螺纹钢筋,在此前因同厂家、同牌号的该规格钢筋已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施工单位对此批钢筋仅抽取一组试件送检,监理工程师认为取样组数不足。   事件三: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主持、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参加,总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验收主持及参加人员均不满足规定,要求重新组织验收。   事件四:该工程交付使用7天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在对室内环境的甲醛、苯、氨、TVOC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30分钟后进行检测,在对室内环境的氨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2小时后进行检测。

事件三中,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应由谁主持?还应有哪些人员参加?

(1)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2)还应参加的人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节能设计人员;施工单位质量和技术(部门)负责人;施工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某学校活动中心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二层,采用自然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督查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检查混凝土运输单。并做好混凝土扩展度测定等工作。全部工作完成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构施工至四层时,施工单位进场一批72吨18螺纹钢筋,在此前因同厂家、同牌号的该规格钢筋已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施工单位对此批钢筋仅抽取一组试件送检,监理工程师认为取样组数不足。   事件三: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主持、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参加,总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验收主持及参加人员均不满足规定,要求重新组织验收。   事件四:该工程交付使用7天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在对室内环境的甲醛、苯、氨、TVOC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30分钟后进行检测,在对室内环境的氨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2小时后进行检测。

事件四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说法。

1)不妥之一: 工程交付使用7天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污染   正确做法:工程交付使用前,工程完工后至少7天后;   2)不妥之二:,在对室内环境的甲醛、苯、氨、TVOC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30分钟后进行检测   正确做法: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60分钟)后进行检测   3)不妥之三:在对室内环境的氡浓度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2小时后进行检测。   正确做法:检测人员将房间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检测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总建筑面积68000m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需向建设单位移交变形测量报告,部分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提供。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   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订后续防控对策。   装修施工单位将地上标准层(F6~F20)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段上均包含三个施工工序,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标准层装修施工流水节拍参数一览表(时间单位:周)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进场复检结果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退场;因停工带料导致窝工。施工单位提出8万元费用索赔。材料重新进场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通过;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剥离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剥离检验及恢复共发生费用4万元,施工单位提出4万元费用索赔。上述索赔均在要求时限内提出。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无误。

1指出桩基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一: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估计1分) 正确做法:水下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标高至少耍比设计标高超灌0.8~1.0m。(估计1分) (2)不妥之处二: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估计1分) 正确做法: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