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原料均化库厂房,跨度48m,柱距12m,采用三铰拱钢架结构,并设置有悬挂的胶带机通廊和纵向天窗,厂房剖面如图7-8a.所示。刚架梁(A1),桁架式大檩条(A2),椽条(A3)及屋面梁顶面水平支撑(A4)的局部布置简图如图7-8b.所示。屋面采用彩色压型钢板,跨度4m的冷弯型钢小檩条(图中未示出),支承在刚架梁和椽条上,小檩条沿屋面坡向的檩距为1.25m。跨度为5m的椽条(A3)支承在桁架式大檩条上;跨度12m的桁架式大檩条(A2)支承在刚架梁(A1)上,其沿屋面坡向的檩距为5m,刚架柱及柱间支撑(A7)的局部布置简图如图7-8c.所示。桁架式大檩条结构简图如图7-8d.所示。三铰拱刚架结构采用Q345B钢,手工焊接时使用E50型电焊条;其他结构均采用Q235B钢,手工焊接时使用E43型电焊条;所有焊接结构,要求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屋面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2kN/m
(包括屋面结构自重,雪荷载,积灰荷载;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单跨简支的椽条(A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 B:12 C:9.6 D:3.8
1/2馈线在水平走线时需用馈线夹或者扎带等固定,固定间距为:()
A:1.5米 B:1.2米 C:1米 D:0.8米
所有馈线、跳线、走线管都应用馈线夹、馈线座、线码、扎带等加以牢固固定,垂直固定间距为?()
A:1/2馈线垂直间距<0.8m B:1/2馈线垂直水平间距<1.0m C:7/8馈线垂直水平间距<1.0m D:7/8馈线垂直水平间距<1.5m
馈线夹的固定间距要求不同。其中“7/8#馈线”水平走线时,要求间距为()米;垂直走线时,要求间距为()米。
A:2、2 B:1.5、2 C:3、1 D:1.5、1.0
室外馈线夹是用于固定馈线于走线梯上,使馈线走线整齐美观,对于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夹的固定间距应是()
A:1/2”馈线7/8”馈线15/8”馈线 B:馈线水平走线时:1.0米1.5米2.0米 C:馈线垂直走线时:0.8米1.0米1.5米 D:1/2”馈线7/8”馈线15/8”馈线 E:馈线水平走线时:1.0米1.5米2.0米 F:馈线垂直走线时:0.6米1.0米1.5米 G:1/2”馈线7/8”馈线15/8”馈线 H:馈线水平走线时:1.0米1.2米1.4米 I:馈线垂直走线时:0.6米0.8米1.0米 J:1/2”馈线7/8”馈线15/8”馈线 K:馈线水平走线时:1.5米2.0米2.5米 L:馈线垂直走线时:1.0米1.5米2.0米
室外馈线应用扎带、馈线座或走线梯、馈线夹加以牢固固定,固定间距如下表()
A:馈经水平走线时1/2线径馈线1.2米、7/8线径馈线1.7米馈线垂直走线时:1/2线径馈线0.8米7/8线径馈线1米 B:馈经水平走线时1/2线径馈线1.5米、7/8线径馈线1.5米馈线垂直走线时:1/2线径馈线1米7/8线径馈线1米 C:馈经水平走线时1/2线径馈线1米、7/8线径馈线1.5米馈线垂直走线时:1/2线径馈线0.8米7/8线径馈线1米 D:馈经水平走线时1/2线径馈线1.5米、7/8线径馈线1米馈线垂直走线时:1/2线径馈线0.8米7/8线径馈线1米
馈线安装时说法正确的是()
A:馈线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馈线直径的20倍。 B:室外所有绑扎后的黑色扎带剪断时应留有3~5mm的余量。 C:入馈窗后的馈线时,若无走线架馈线可悬空走线。 D:同一水平的两个定向天线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
馈线走线描述正确的是()
A:不可和避雷线一起捆扎走线 B:可和强电线一起捆扎走线 C:可和避雷线一起捆扎走线 D:不可和强电线一起捆扎走线
1/2馈线水平走线固定间距应小于()。
A:1.0 B:1.5 C:0.8 D:2.0
馈线应用扎带、馈线座或走线梯、馈线夹加以牢固固定,固定间距不正确的是:()
A:小于1/2馈线水平走线时间距为1.0米,垂直走线时间距为0.8米。 B:大于1/2馈线水平走线时间距为1.0米,垂直走线时间距为0.8米。 C:大于1/2馈线水平走线时间距为1.5米,垂直走线时间距为1.0米。 D:小于1/2馈线水平走线时间距为1.5米,垂直走线时间距为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