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甲企业)实施旧城改造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后对赵某住房实施拆迁,双方对评估结果未达成一致意见,甲企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开始预售。同时在媒体上发布广告,张某预购了该项目的一套住宅,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房屋建筑面积为80m。在施工中,甲企业发现原图样客厅设计不合理,经规划和设计部门同意,将客厅宽度和面积做了修正,并立即由销售人员通过手机短信群发方式通知各预购人,要求在15日内提出意见。房屋竣工后房屋权属登记的房屋建筑面积为83m
,商品房买卖合同对面积误差未做约定。
甲企业在媒体上发布广告,可选用的广告词为( )。
A:__好,上等人居 B:位置优越,距市中心仅一分钟车程 C:设施配套绝佳,升值在即 D:提供前期物业服务
补体系统激活是由某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使补体各固有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CP),旁路(替代)途径(AP)和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参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共同成分是
A:C3,C5~C9 B:C1,C2,C4 C:B因子和D因子 D:C4,C6,C7 E:C1,C2,C8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建筑,建筑总高度26m,总建筑面积137519㎡。其地下一层为地下汽车库、人防、设备用房和建筑面积为10000㎡的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停车数为499辆,建筑层高3.70m,净高2.30m,主梁高0.90m,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并按排风与排烟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风口与排烟口分开设置,系统排烟量按每小时换气6次计算,其中最大的一个机械排烟系统为PY(F)-B1-3系统,为防烟分区Ⅰ(面积为1426㎡),防烟分区Ⅱ(面积为1726㎡)和防烟分区Ⅲ(面积为2000㎡)服务,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53280m³/h,系统构成如图2—31—1所示。
该系统的主排烟风管上壁贴主梁底敷设,每个防烟分区接出一排烟支管,支管从主管接出处设有排烟防火阀。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两个排烟口,均设在风管下壁,每个百叶排烟口均带排烟阀,具有手柄启动和电信号自动控制功能,平时常闭,每个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距离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接出两条排风竖管,在接出处设70℃防火阀,平时常开,在温度达到70℃时,能自动关闭,在竖管上还设有上下两个常开百叶风口,上部和下部排风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车尾气。主排烟风管进入风机房后与正压送风机保持3m远距离,并在接人排烟风机前设置280℃自动关闭的总防火阀,该阀动作后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该系统所服务的区域设有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风机排烟量的50%确定。
该地下汽车库设有与地上商业共用的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正压送风系统,采用楼梯间竖向井道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方式,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风口按“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风口的原则”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层,加压送风量按规范选用,能满足门洞风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业区有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并沿防烟楼梯间敷设至屋面。
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所有通风空调系统的电源自动切断,火灾确认信号自动启动排烟风机运行并联动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当排烟风机前的总防火阀280℃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联动停运。火灾时,当进入排风支管的烟温达70℃时支管上的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运。
该系统在消防验收时,采用在现场向感温探测器加温的方法使其动作,并手动按下手动报警按钮,系统上的排烟风机转入排烟工况,并联动系统上的6个排烟口自动开启,随后验收人员用柔软纸条贴在排烟口处,只见软纸条未被风口吸引,因此该系统验收不合格。
请指出本案例情景描述和图2-31-1中的错误。为什么排烟口对软纸条没有吸力?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建筑,建筑总高度26m,总建筑面积137519㎡。其地下一层为地下汽车库、人防、设备用房和建筑面积为10000㎡的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停车数为499辆,建筑层高3.70m,净高2.30m,主梁高0.90m,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并按排风与排烟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风口与排烟口分开设置,系统排烟量按每小时换气6次计算,其中最大的一个机械排烟系统为PY(F)-B1-3系统,为防烟分区Ⅰ(面积为1426㎡),防烟分区Ⅱ(面积为1726㎡)和防烟分区Ⅲ(面积为2000㎡)服务,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53280m³/h,系统构成如图2—31—1所示。
该系统的主排烟风管上壁贴主梁底敷设,每个防烟分区接出一排烟支管,支管从主管接出处设有排烟防火阀。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两个排烟口,均设在风管下壁,每个百叶排烟口均带排烟阀,具有手柄启动和电信号自动控制功能,平时常闭,每个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距离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接出两条排风竖管,在接出处设70℃防火阀,平时常开,在温度达到70℃时,能自动关闭,在竖管上还设有上下两个常开百叶风口,上部和下部排风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车尾气。主排烟风管进入风机房后与正压送风机保持3m远距离,并在接人排烟风机前设置280℃自动关闭的总防火阀,该阀动作后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该系统所服务的区域设有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风机排烟量的50%确定。
该地下汽车库设有与地上商业共用的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正压送风系统,采用楼梯间竖向井道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方式,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风口按“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风口的原则”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层,加压送风量按规范选用,能满足门洞风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业区有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并沿防烟楼梯间敷设至屋面。
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所有通风空调系统的电源自动切断,火灾确认信号自动启动排烟风机运行并联动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当排烟风机前的总防火阀280℃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联动停运。火灾时,当进入排风支管的烟温达70℃时支管上的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运。
该系统在消防验收时,采用在现场向感温探测器加温的方法使其动作,并手动按下手动报警按钮,系统上的排烟风机转入排烟工况,并联动系统上的6个排烟口自动开启,随后验收人员用柔软纸条贴在排烟口处,只见软纸条未被风口吸引,因此该系统验收不合格。
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管道和设备的( )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A:保温材料 B:固定件 C:消声材料 D:黏结剂 E:阀门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一栋办公建筑,地上6层,建筑高度为23.80m,总建筑面积为4800㎡,地下室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建筑内设有集中空调系统,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规定,设有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两个系统共用消防水泵组,并合用一套气压给水装置,在地下一层设有消防水泵房和150m³消防水池一座。消防水泵扬程H=50m,流量q=351/s(其中消火栓系统为151/s),采用自灌式吸水,两台同规格、同型号的消防水泵互为备用,并有双电源末端互投,泵房内设有DN150湿式报警阀一组,各层配水管直径为DN100,配桨片式水流指示器和信号蝶阀各一个,系统的各层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第六层设试水阀。闭式喷头流量系数K=80,按间距4.20m正方形布置,气压给水装置设于屋顶水箱间,屋顶水箱有效容积为18m³,气压给水装置的消防不动用容积为4801,工作压力参数为:P1=0.16MPa,P2=0.30MPa,P3=0.33MPa,P4=0.38MPa,气压给水装置的出水口处设有一只电接点压力表控制稳压泵启停,湿式报警阀组与气压给水装置的安装高程差为27m。电接点压力表和压力表经定期校验合格。
某消防维保单位根据维保合同每年对消防给水系统进行年检一次,季检4次,并对系统故障进行应急排除。消防维保单位在某次季检时,首先对消防供电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并了解到由于电网停电,维修班利用停电机会对原消防供电设备进行了一次检修,无异常情况。检查了气压给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其压力参数正常,在启停压力下均能正常启动和停运稳压泵。检查了屋顶消火栓压力表示值与气压给水设备的压力表示值,结果基本一致,均为0.21MPa。检查消防泵出口处压力表示值为零。
检查湿式报警阀组时上腔压力表示值为0.52MPa,下腔压力表示值为0.48MPa,消防水泵手动盘车一切正常,检查消防水泵电气控制柜的电流表、电压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手动/自动转换钮处于自动状态,各供水阀门处于常开,消防水池和水箱储备充足的消防用水。
检查试验分五个小组,各持对讲机一部,分布在消防水泵房、消控中心、水力警铃、末端试水装置、屋顶气压给水设备五个部位,检查试验目标是:通过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检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供水系统的联动可靠性。
消防控制中心指令打开地下汽车库末端试水装置后,稳压泵在压力为0.20MPa时正常启动,且反馈信号在消防中心显示,但水流指示器信号未送达消防中心,当湿式报警阀动作后,水力警铃发出正常声响,压力开关动作信号迅速送到消防中心,消防水泵及时启动,其反馈信号送达消防中心,原设定当系统在消防水泵启动后屋顶稳压装置应联动停运,故屋顶稳压装置停止运行,经检查消防水泵出口处压力表指针只在零位有轻微摆动,而不显示压力值,而末端试水装置处压力表示值却在0.47MPa以下持续下降,鉴于此情况,消防中心决定采用主、备泵切换方式,由备用泵再次重复上述试验,结果试验情况依旧,消防中心决定暂停联动试验,检查水力警铃、水流指示器和消防水泵。
再次投入联动试验时,除水流指示器动作灵敏外,其余联动情况照旧。
为了找到消防水泵只转动不出水的原因,消防维保人员决定用消火栓箱按钮启泵进行试验,当按下消火栓箱按钮时,按钮的红色信号反馈灯立即点亮,消防中心有按钮动作信号,按照设计在按钮动作信号到达后,由消防中心值班人员通过键盘输入的手动直接启泵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操作完成后消防水泵启动,但仍然不能有效供水。
消防气压罐与生活气压罐在工作方式和设备配置上的不同之处是( )。
A:生活泵是生活气压罐的补水设备,而消防泵则不是消防气压罐的补水设备 B:生活泵不是生活气压罐的补水设备,而消防气压罐的补水设备却是稳压泵 C:生活气压罐的调节水容积是不断消耗和补充的,而消防气压罐的消防水容积在平时是不被动用的 D:消防气压罐的消防水容积比生活气压罐的调节水容积要大许多 E:生活泵是生活气压罐的补水设备,消防泵是消防气压罐的补水设备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石油储备库最大原油储罐为10×104m³的外浮顶油罐,油罐直径为80m,罐高为21.80m,储罐保护采用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采用6%水成膜泡沫混合液,罐壁顶喷放,冷却水环管布置在二道抗风圈和三道加强圈的下侧,总计流量为2151/s,共有喷头744只。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采用12个PC8泡沫产生器均布在储罐壁顶部,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12.501/min·㎡,连续供给时间为30min。另在罐区设3支PQ8泡沫枪扑灭流散火灾,罐区泡沫混合液设计流量为1201/s,储备库设泡沫消防泵站和泡沫站,能够保证在泡沫液泵启动后能在5min内将泡沫混合液输送到最远的保护对象,泡沫站内设有不锈钢储罐和泡沫液泵及平衡式比例混合装置。泡沫液用量方面,扑灭油罐为10.40m³,泡沫枪为2.60m³,充满管网所需为3.60m³,另考虑一定备用量,故不锈钢泡沫液罐储存泡沫液共计24m³。
消防维保单位应业主要求对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进行一次调试和维修保养。调试人员经对系统技术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研究,并向使用管理单位了解运行情况后,编制了检查调试方案,经管理单位同意后,予以实施。
1)检查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备、系统供水管网的工作状态和阀门启闭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2)检查泡沫液储存供给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3)检查泡沫混合液的供给设备及管网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4)选定最不利储罐作为试验对象,检查各阀的启闭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试验方案要求喷放泡沫时采用泡沫枪,因此在泡沫消火栓处连接消防水带和一支PQ8泡沫枪,在泡沫混合液干管上的压力表接口处安装弹簧压力表,并检查该干管上的控制阀是否启闭灵活和处于工作状态。
5)检查各远程控制阀的控制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所有消防水泵、泡沫液泵的动力源及备用动力之间的切换是否准确可靠。
7)关闭各消防泵的出口阀,打开回流阀,采用自动和手动方式对各消防泵进行启动试验。
8)对消防泵及其备用泵进行自切互投试验,试验完成后依次将消防泵的控制柜及阀门复位。
9)打开相关阀门,保证消防水供至试验对象的泡沫枪,进行以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的喷水试验,不进行喷泡沫试验的区域的阀门应关闭,喷泡沫试验后将泡沫混合液管内余水排尽,喷泡沫试验时检查泡沫枪的进口压力和射程应符合要求。
10)进行喷泡沫试验的相关阀门应处于准工作状态,为了减少冲洗麻烦,应尽可能缩小泡沫混合液充人管网的范围,并以手动和自动方式进行喷泡沫试验,试验时泡沫混合液不得充人防火堤内管道和与试验无关的管网。
11)喷泡沫试验后应及时冲洗管道,凡是泡沫混合液充入过的管段均应冲洗干净,并将系统上的各阀复原至准工作状态。
本案例喷泡沫试验时应进行的检测项目有( )。
A:泡沫枪的进口压力和射程 B: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 C:泡沫混合液的发泡倍数 D:泡沫混合液输送到最不利储罐的时间 E:系统从喷水至喷泡沫的转换时间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石油储备库最大原油储罐为10×104m³的外浮顶油罐,油罐直径为80m,罐高为21.80m,储罐保护采用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采用6%水成膜泡沫混合液,罐壁顶喷放,冷却水环管布置在二道抗风圈和三道加强圈的下侧,总计流量为2151/s,共有喷头744只。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采用12个PC8泡沫产生器均布在储罐壁顶部,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12.501/min·㎡,连续供给时间为30min。另在罐区设3支PQ8泡沫枪扑灭流散火灾,罐区泡沫混合液设计流量为1201/s,储备库设泡沫消防泵站和泡沫站,能够保证在泡沫液泵启动后能在5min内将泡沫混合液输送到最远的保护对象,泡沫站内设有不锈钢储罐和泡沫液泵及平衡式比例混合装置。泡沫液用量方面,扑灭油罐为10.40m³,泡沫枪为2.60m³,充满管网所需为3.60m³,另考虑一定备用量,故不锈钢泡沫液罐储存泡沫液共计24m³。
消防维保单位应业主要求对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进行一次调试和维修保养。调试人员经对系统技术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研究,并向使用管理单位了解运行情况后,编制了检查调试方案,经管理单位同意后,予以实施。
1)检查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备、系统供水管网的工作状态和阀门启闭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2)检查泡沫液储存供给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3)检查泡沫混合液的供给设备及管网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4)选定最不利储罐作为试验对象,检查各阀的启闭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试验方案要求喷放泡沫时采用泡沫枪,因此在泡沫消火栓处连接消防水带和一支PQ8泡沫枪,在泡沫混合液干管上的压力表接口处安装弹簧压力表,并检查该干管上的控制阀是否启闭灵活和处于工作状态。
5)检查各远程控制阀的控制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所有消防水泵、泡沫液泵的动力源及备用动力之间的切换是否准确可靠。
7)关闭各消防泵的出口阀,打开回流阀,采用自动和手动方式对各消防泵进行启动试验。
8)对消防泵及其备用泵进行自切互投试验,试验完成后依次将消防泵的控制柜及阀门复位。
9)打开相关阀门,保证消防水供至试验对象的泡沫枪,进行以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的喷水试验,不进行喷泡沫试验的区域的阀门应关闭,喷泡沫试验后将泡沫混合液管内余水排尽,喷泡沫试验时检查泡沫枪的进口压力和射程应符合要求。
10)进行喷泡沫试验的相关阀门应处于准工作状态,为了减少冲洗麻烦,应尽可能缩小泡沫混合液充人管网的范围,并以手动和自动方式进行喷泡沫试验,试验时泡沫混合液不得充人防火堤内管道和与试验无关的管网。
11)喷泡沫试验后应及时冲洗管道,凡是泡沫混合液充入过的管段均应冲洗干净,并将系统上的各阀复原至准工作状态。
本案例的泡沫枪在进行喷泡沫试验时,其出口压力和射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石油储备库最大原油储罐为10×104m³的外浮顶油罐,油罐直径为80m,罐高为21.80m,储罐保护采用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采用6%水成膜泡沫混合液,罐壁顶喷放,冷却水环管布置在二道抗风圈和三道加强圈的下侧,总计流量为2151/s,共有喷头744只。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采用12个PC8泡沫产生器均布在储罐壁顶部,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12.501/min·㎡,连续供给时间为30min。另在罐区设3支PQ8泡沫枪扑灭流散火灾,罐区泡沫混合液设计流量为1201/s,储备库设泡沫消防泵站和泡沫站,能够保证在泡沫液泵启动后能在5min内将泡沫混合液输送到最远的保护对象,泡沫站内设有不锈钢储罐和泡沫液泵及平衡式比例混合装置。泡沫液用量方面,扑灭油罐为10.40m³,泡沫枪为2.60m³,充满管网所需为3.60m³,另考虑一定备用量,故不锈钢泡沫液罐储存泡沫液共计24m³。
消防维保单位应业主要求对油罐泡沫灭火系统进行一次调试和维修保养。调试人员经对系统技术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研究,并向使用管理单位了解运行情况后,编制了检查调试方案,经管理单位同意后,予以实施。
1)检查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备、系统供水管网的工作状态和阀门启闭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2)检查泡沫液储存供给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3)检查泡沫混合液的供给设备及管网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
4)选定最不利储罐作为试验对象,检查各阀的启闭状态是否符合试验方案要求。试验方案要求喷放泡沫时采用泡沫枪,因此在泡沫消火栓处连接消防水带和一支PQ8泡沫枪,在泡沫混合液干管上的压力表接口处安装弹簧压力表,并检查该干管上的控制阀是否启闭灵活和处于工作状态。
5)检查各远程控制阀的控制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所有消防水泵、泡沫液泵的动力源及备用动力之间的切换是否准确可靠。
7)关闭各消防泵的出口阀,打开回流阀,采用自动和手动方式对各消防泵进行启动试验。
8)对消防泵及其备用泵进行自切互投试验,试验完成后依次将消防泵的控制柜及阀门复位。
9)打开相关阀门,保证消防水供至试验对象的泡沫枪,进行以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的喷水试验,不进行喷泡沫试验的区域的阀门应关闭,喷泡沫试验后将泡沫混合液管内余水排尽,喷泡沫试验时检查泡沫枪的进口压力和射程应符合要求。
10)进行喷泡沫试验的相关阀门应处于准工作状态,为了减少冲洗麻烦,应尽可能缩小泡沫混合液充人管网的范围,并以手动和自动方式进行喷泡沫试验,试验时泡沫混合液不得充人防火堤内管道和与试验无关的管网。
11)喷泡沫试验后应及时冲洗管道,凡是泡沫混合液充入过的管段均应冲洗干净,并将系统上的各阀复原至准工作状态。
本案例在测定发泡倍数时所需的设备器具有( )。
A:秒表 B:台秤(电子秤) C:PC8泡沫发生器 D:PQ8泡沫枪 E:量桶和刮板各一个
背景材料 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 站 4 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 16 个月,工 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 工程各站设置 3 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 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安 装 6 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其中 某站的 3 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离为 2.0m。 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 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 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车站出入口未完成结构施工时,全部机电设备,材料均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 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 审批,才组织实施。 在公共区及设备区走廊上方的管线密集区,采用“管线综合布置”的机电安装新技术,由成品镀锌型钢 和专用配件组成的综合支吊架系统。机电管线深化设计后,解决了以下问题:避免了设计图纸中一根 600*400mm 风管与 400*200mm 电缆桥架安装位置的碰撞;确定了各机电管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最大的风 管最高,电缆桥架居中,水管最低;确定管线间的位置和标高,满足施工及维修操作面的要求。机电公司根 据优化方案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一次完成。 问题
3.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
方案优化: (1)深化综合管线排布,预知建筑空间内相关阶段管线布置;(2)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 (3)确保不同专业人员交叉作业造成的不必要的拆改;(4)发现原设计管线排列碰撞问題,对管线 重新排布;(5)确保管线相互间的位置、标高等满足设计、施工及维修要求。P194
背景材料 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 站 4 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 16 个月,工 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 工程各站设置 3 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 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安 装 6 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其中 某站的 3 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离为 2.0m。 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 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 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车站出入口未完成结构施工时,全部机电设备,材料均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 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 审批,才组织实施。 在公共区及设备区走廊上方的管线密集区,采用“管线综合布置”的机电安装新技术,由成品镀锌型钢 和专用配件组成的综合支吊架系统。机电管线深化设计后,解决了以下问题:避免了设计图纸中一根 600*400mm 风管与 400*200mm 电缆桥架安装位置的碰撞;确定了各机电管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最大的风 管最高,电缆桥架居中,水管最低;确定管线间的位置和标高,满足施工及维修操作面的要求。机电公司根 据优化方案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一次完成。 问题
4.本工程冷却塔安装位置能否满足其进风要求?说明理由?塔体安装还应符合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
(1)本工程冷却塔安装位置能满足其进风要求。 理由:冷却塔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进风侧距离建筑物应大于 1000mm。 (2)塔体安装还有以下要求: 安装应水平,各台冷却塔的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不应大于 30mm。冷却塔的积水盘成无渗漏,布水 器应布水均匀,组装的冷却塔的填料安装应在所有电、气焊按作业完成后进行。(3 分)P199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