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的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丙类建筑,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筑场地I2类,房屋高度16m。试问,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和混凝土墙体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说明理由。

A:抗震等级一级;抗震等级二级 B:抗震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 C: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二级 D: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三级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的布置如图17-8所示,墙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GZ截面尺寸为240mmx240mm,采用C20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钢筋412,箍筋采用HPB300级(=270N/mm)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0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计算。

该墙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时,其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23 B:0.20 C:0.16 D:0.12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的布置如图17-8所示,墙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GZ截面尺寸为240mmx240mm,采用C20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钢筋412,箍筋采用HPB300级(=270N/mm)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0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计算。

假设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ξ=1.6,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85 B:625 C:695 D:775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的布置如图17-8所示,墙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GZ截面尺寸为240mmx240mm,采用C20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钢筋412,箍筋采用HPB300级(=270N/mm)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0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计算。

假设图17-8所示墙体中不设置构造柱,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ξ=1.6,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25 B:580 C:525 D:420

关于8度抗震砌体房屋墙体与构造柱的施工,其施工顺序正确的是( )。

A:先砌筑墙体再浇筑柱子 B:先浇筑柱子再砌筑墙体 C:墙体柱子一同施工 D:柱子浇筑完一月后砌筑墙体

框支梁上抗震墙体不宜开洞,避免不了时宜在:【2009-100】

A:抗震墙体两端对称开洞 B:抗震墙体中间1/3处开洞 C:抗震墙体一端开洞 D:抗震墙体边1/5处开洞

外墙饰面具有保护墙体装饰立面和()的功能。

A:改善墙体的物理性能 B:增加承载能力 C:提高抗震能力 D:增加可塑性

不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抗震墙体的芯柱构造要求的是( )。

A: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B: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其他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0m C:在房屋的第一层、第二层和顶层,6度、7度、8度时芯柱的最大净距分别不宜大于1.2m、1.6m、2.0m D:芯柱混凝土应贯通楼板,当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时,应优先采用适当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带的方法

抗震设计的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丙类建筑,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筑场地Ⅱ类,房屋高度16m。试问,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和混凝土墙体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A:抗震等级一级;抗震等级二级 B:抗震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 C: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二级 D: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三级

抗震设计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丙类建筑,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筑场地Ⅱ类,房屋高度16m。试问,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和混凝土墙体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说明理由。

A:抗震等级一级;抗震等级二级 B:抗震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 C: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二级 D: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三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