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这可以说明()

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 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 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然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A: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要完全靠自己创新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占有主导地位

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源地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三个高潮的标志是()。

A:日本汽车工业的成功 B: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C:德国汽车工业的成功 D: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

在此次全球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中,中国跟上了节奏,一举成为“世界工厂”,让“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国制造”来自加工贸易,是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多“中国制造”其实从事的仅仅是加工环节,其上游的工业设计、研发创新,下游的市场定价和营销渠道却掌控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中。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中国制造”虽然拉高的是我们的GDP,赚鼓的却是别人的腰包 B:“世界工厂”靠的是廉价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资源和能源成本,还有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C:在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中,中国抓住了机遇,一举成为世界工厂 D: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阅读分析下列数据,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1860年世界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

A: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B: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阅读分析下列数据,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1860年世界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
国别 英国 法国 德国 欧洲除德英法外的地区 美国 世界其他地区
所占比例 25% 11% 9% 24% 9% 22%

A: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B: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阅读分析下列数据,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1860年世界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
国别 英国 法国 德国 欧洲除德英法外的地区 美国 世界其他地区
所占比例 25% 11% 9% 24% 9% 22%

A: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B: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