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明珠巴公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山脉南端的泽州盆地。北控幽燕,南瞰中原。辖4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人,总面积112平方千米,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文明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该镇是泽州县新农村建设“一镇一乡百村”示范的龙头镇,制定了“抓园区经济建设,促进新产业发展;抓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抓房地产开发,带动新村镇建设;抓民间资本激活,创新投入机制;抓文明创建,树立社会新风”的五大战略重点。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在镇区的8个村中开展“五统一”工作,即“统一规划、统一供暖、统一供气、统一排污、统一建设”。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公共消防设施应当纳入城乡规划,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并由(  )、通信等部门贯彻实施。

A:供电 B:供水 C:供气 D:市政 E:财政

太行明珠巴公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山脉南端的泽州盆地。北控幽燕,南瞰中原。辖4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人,总面积112平方千米,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文明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该镇是泽州县新农村建设“一镇一乡百村”示范的龙头镇,制定了“抓园区经济建设,促进新产业发展;抓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抓房地产开发,带动新村镇建设;抓民间资本激活,创新投入机制;抓文明创建,树立社会新风”的五大战略重点。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在镇区的8个村中开展“五统一”工作,即“统一规划、统一供暖、统一供气、统一排污、统一建设”。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公共消防设施应当纳入城乡规划,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并由(  )、通信等部门贯彻实施。

A:供电 B:供水 C:供气 D:市政 E:财政

“德意志统一”与“两德合并”是人们对近代以来德国两次统一的习惯性称谓。这两次统一的共同点是()

A:东部地区被西部地区合并 B:促成欧洲格局重大变化 C:经济需求决定了统一进程 D:确立联邦议会共和体制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关于德国统一,论述不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国家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王朝战争和铁血政策是当时唯一合乎德意志国情的道路与方式 C:王朝战争和铁血政策不是当时唯一合乎德意志国情的道路与方式 D:特殊国情和道路进一步增强了统一后德国的__与军国主义色彩

德国统一的影响。

德国“联邦和各州教育规划和科研促进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

A:为协调联邦和各州的计划提出建议 B:对联邦和各州提出的计划进行研究并提出修改意见 C:拟定教育研究和教育规划的项目 D:通过拨款影响各州的教育事业 E:促进国际范围内教育规划方面的交流

下列有关对德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统一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两次统一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 B:两次统一均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C:前次统一的完成,德国发展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D:后次统一的完成,德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末,德国最终实现统一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东、西德实力均衡 B:苏联放弃了对东德的控制 C:统一符合全体德国人民的心愿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德和平演变的战略

1990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在热烈欢呼声中重新获得统一。而当时德国能够完成统一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国际背景,这个国际背景是()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B:欧共体已经发展为欧洲联盟 C:世界各国声援德国 D:苏联等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严冬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