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饿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则材料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 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 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__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__”时期

简述1918年《苏俄__》的意义。

简述瞿秋白的苏俄访问。

促使孙中山在思想上由学习西方到联合苏俄的主要因素是()

A: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一再破坏 B:由于苏俄方面的积极争取 C:受中共的直接帮助 D:由于陈炯明叛变的极大刺激

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并没有立即结束展示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观原因是()

A: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B:严重的经济困难 C:余粮收集制减轻了经济困难 D:苏俄一些领导人曾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俄__产生的意义。

下列不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的是( )。

A: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B:捷克军团发生叛乱 C:暗藏的敌人不断进行颠覆活动 D: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