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昨晨起发现右侧半身麻木,右侧手及上肢轻度无力,下午右侧肢体严重无力。今日体检神志清楚,构音模糊,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偏盲,并有右侧肢体偏瘫和右侧偏身感觉障碍,心肺无异常。

本病定位诊断是 ( )

A:右侧内囊 B:蛛网膜下隙 C:右侧中央前回 D:左侧内囊 E:左侧中央后回

男性,60岁。高血压患者,3小时前与人争吵时突发头痛,呕吐少量咖啡色液体,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体检:180/105 mmHg,略嗜睡,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偏瘫,偏身痛温觉减退,偏盲和病理征阳性。

该患者最可能损害的部位是 ( )

A:左侧中脑 B:右侧脑桥 C:右侧小脑 D:左侧延脑 E:右侧基底核区

某男性患者,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服降压药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两周前突发右侧瘫痪伴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无发热,病前无明显诱因,再者,患者起步缓慢,握拳后放松困难40年。查体:神清,血压180/108mmHg,右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及偏瘫,右侧肢体深反射活跃,浅反射消失。左手握拳5秒后松开时拇指成对掌状,持续8秒,反复多次则可正常;叩击肌肉可出现强制性肌球,持续10秒。门诊肌电图检查符合肌强直改变。

该患者握拳后放松困难40年,一直以来较为自卑,情绪低落,且晚上常失眠,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心理治疗

A:睡眠障碍的治疗 B:强迫症的治疗 C:恐惧症的治疗 D:焦虑性障碍的治疗 E: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 F:适应障碍的治疗 G: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某老年患者,因半身不遂而入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脑卒中。CT检查见内囊出血病变。

内囊位置和出血损伤后症状

A:位于背侧丘脑与胼胝体之间 B:损伤后出现核下瘫 C:损伤后出现对侧偏瘫 D:损伤后出现双眼同侧偏盲 E:内囊由前后肢两部分组成

某老年患者,因半身不遂而入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脑卒中。CT检查见内囊出血病变。

内囊位置和出血损伤后症状

A:位于背侧丘脑与胼胝体之间 B:损伤后出现核下瘫 C:损伤后出现对侧偏瘫 D:损伤后出现双眼同侧偏盲 E:内囊由前后肢两部分组成

某男性患者,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平素血压控制不详。患者午睡后出现左侧肢体瘫痪2小时就诊。查体:血压200/120mmHg,嗜睡,左侧同向性偏盲,左侧瞳孔:右侧瞳孔=1.5mm:2.0mm,光反射存在,左侧眼裂变小,双眼球向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低,左侧肢体痛觉减退,左下肢巴氏征阳性。

该患者两侧瞳孔不等大的原因

A:脑疝 B:Argyll-Robertson瞳孔 C:Adie瞳孔 D:Homer征 E: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F:左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某男性患者,5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服降压药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两周前突发右侧瘫痪伴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无发热,病前无明显诱因,再者,患者起步缓慢,握拳后放松困难40年。查体:神清,血压180/108mmHg,右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及偏瘫,右侧肢体深反射活跃,浅反射消失。左手握拳5秒后松开时拇指成对掌状,持续8秒,反复多次则可正常;叩击肌肉可出现强制性肌球,持续10秒。门诊肌电图检查符合肌强直改变。

该患者握拳后放松困难40年,一直以来较为自卑,情绪低落,且晚上常失眠,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心理治疗

A:睡眠障碍的治疗 B:强迫症的治疗 C:恐惧症的治疗 D:焦虑性障碍的治疗 E: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 F:适应障碍的治疗 G: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